专家文章

冠状病毒疫情复燃期间,慢性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医学科普 2021-11-05
张林军
张林军

主任医师 肿瘤血液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进入了2021年冬季,新冠状病毒疫情再次出现局部发作,而由于防控的复杂性,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锻炼及工作中,做好防护是我们都关心的问题。除了规范洗手、戴口罩、疫苗注射等防护外,提高自我免疫力是我们公众能做到的,有鉴于此,对于慢性病患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生活规律,坚持早睡早起,保障充足的睡眠,

二、家务与导引配合,加强体育锻炼。在室内坚持做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太极拳(不熟悉的可在网上搜索国家体育总局教学视频学习),但要避免过于劳累,要做到劳逸结合

三、饮食结构合理,拒绝大鱼大肉,要以清淡为主,参入人体生理所须的动物蛋白(肉类即可)。大众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里,运动量相对较少,如较多的摄入肉类食物难于消化,又欲导致食积之患矣!

四、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学识,为子女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工作(隔代亲,惯娇孙辈则非所宜),使子女在疫情期间少一些牵挂而能够安心工作。老人应以身作则进行阅读学习工作,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这样也便于养成孩子与老人一起早起早睡、劳逸结合、安心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孙辈在家中生活丰富多彩,而不虚度年华。

五、慢性病已基本痊愈而不用吃药的,可参照之后发布的《中医养生茶提升免疫力,助力大众抗拒冠状病毒疫情》、《用中医养生粥增强免疫力,平安渡过冠状病毒疫期》的科普文章,选择符合自己体质的养生粥和药茶,通过药食同源的茶粥,增强体质。

六、对于仍需要继续服药的慢性病患者,1、疫情较重的地区,建议尽量不要到医院,毕竟医院是一个各种疾病汇聚的公共场所,是容易引起免疫低下的人员感邪而病的场所,可以通过以前诊治医生的移动诊室,经1年多的实践,如能认真采集四诊资料,去伪存真,则疗效还是令人满意的。2、同时也要把到菜市场的工作交给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毕竟他们抵抗力在那里,如果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他们患病的几率要大大低于老年人的。3、目前我国网上移动诊室为大众提供了就诊的便利,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移动平台尚不能通过医保报销,但对于感染与健康孰轻孰重,这个道理不言而明。经过1年多防控的经验积累,此次疫情预计1个月左右也将结束,此时再到医院就诊。当然对于急危重症,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七、为了方便大家调节身体增强体质,录出气虚和阴虚的养生粥,

1、对于气虚易感之人:山药10-20克(铁杆山药最好),莲子20-30克、芡实20-30克,扁豆20-30克、小米适量、生姜3-5片、大枣5枚,湿重加薏苡仁、阳不足加干姜、丁香2-3克。无丁香用花椒4-5粒即可。如身紧困不出法,可加用葱白、香菜少许。食积者加山楂3-5克。

2、对于阴虚易感之人:鸭梨或雪花梨(含皮)一枚,百合10克,银耳、粳米、白糖或冰糖适量(糖尿病人勿用冰糖)、生姜1-2片(如咽干甚则减生姜)。

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坚持贯彻少出门、不出门的要求,为个人健康负责。我们大家,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为疫情防控做出我们每个人微薄之力。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热点文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