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如何预防儿童与婴幼儿的中耳炎

李凡成
李凡成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由于解剖结构与生理的原因,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较成年人更容易发生中耳炎,包括非化脓性中耳炎与化脓性中耳炎。所以中耳炎是儿童时期听力障碍的杀手,并有可能影响到儿童长大成年后听力明显受损。因此,预防儿童与婴幼儿中耳炎,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耳的解剖有何结构,听觉是如何产生的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分为三部分,即外耳(耳郭、外耳道二个部分)、中耳(分为鼓室、乳突、咽鼓管三部分)、内耳(内耳亦称“迷路”,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三个部分,并与神经相连,进入大脑)。

“鼓室”形如火柴盒,是一个空腔,约有2mL大小的空间。鼓室内有三个听小骨,以及韧带、神经。鼓室有六个面(内、外、上、下、前、后),外侧面是鼓膜,并与外耳道孔相连,前面借助于咽鼓管通向鼻咽部,内面紧邻内耳。三个听小骨以关节相连并在韧带的支持下组成一个链状,称为听骨链。听骨链的外侧端与鼓膜相连属,内侧与内耳相连属。声音(声波)就是通过外耳道传至鼓膜,再传至听骨链,再传至内耳(耳蜗),由耳蜗产生生物电的冲动,经听神经传导至大脑,从而产生听觉。

“咽鼓管”是一条管腔,从鼓室前上方通向鼻咽部。因此咽鼓管有二个开口端。鼻咽部的开口端称为“咽鼓管咽口”。正常情况下,空气从咽鼓管咽口进入,经过咽鼓管通道后,再进入中耳腔。咽鼓管的这种功能保持了中耳腔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的一致,从而使鼓膜与听骨链在声音(声波)的刺激下能够自由地振动,保证听力正常。

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部的外侧壁,咽鼓管咽口的前方是后鼻孔,后内侧是鼻咽部的后壁,婴幼儿,腺样体附着于鼻咽部的项壁与后壁,与咽鼓管咽口相邻很近;咽鼓管咽口的下方就是口咽部,口咽部有腭扁桃体与咽侧索,咽侧索的上端与咽鼓管咽口的距离较近。因此,鼻腔与鼻窦的炎症、鼻咽部的炎症、口咽部的炎症,都容易感染到咽鼓管咽口,使咽鼓管咽口产生炎症性肿胀、受压,或感染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二、中耳炎产生的最重要的病机是什么

中耳炎包括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两类。

如果由于上述部位的炎症因素引起咽鼓管咽口的黏膜充血、肿胀,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肿瘤压迫),就可能产生咽鼓管咽口受到压迫,或咽鼓管管道受到压迫,从而导致咽鼓管阻塞不通。咽鼓管阻塞后,不能起到通气的作用,中耳腔内就会形成负压,于是引起鼓膜内陷,并进一步产生中耳腔内积液,积液被吸收后就可能产生中耳腔内的粘连,听骨链与鼓膜均不能自由地振动,从而引起明显轻度或中度耳聋。这就是非化脓性中耳炎产生的主要机理。

如果细菌感染经过咽鼓管咽口进入,并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鼓室内化脓性炎症,将导致鼓膜穿孔,或者进一步引起听骨链的坏死,使中耳传导声音的功能受损,并出现耳内流脓和轻度或中度的听力减退,这就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机理。

三、婴幼儿的咽鼓管解剖结构与生理有何特殊之处

婴幼儿的咽鼓管结构与大龄儿童和成年人比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咽鼓管的特殊性: 婴幼儿的咽鼓管短,而且粗,约呈柱状,走行方向比较平直(约呈水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咽鼓管管径渐小,长度渐增加,行走的方向渐趋为上升型(爬坡状)。由于这一特点,在婴幼儿就要比较大儿童、儿童比成年人都更为容易发生化脓性中耳炎或非化脓性中耳炎。

2、婴幼儿的生理特殊性:

(1)儿童与婴幼儿的鼻咽部基本上都存在有明显的腺样体组织,腺样体组织与咽鼓管咽口相邻很近,当腺样体炎症性肿胀或腺样体生理性肥大时,就容易压迫并阻塞咽鼓管咽口,从而引起咽鼓管阻塞,产生非化脓性中耳炎;或者细菌直接经咽鼓管口再通过咽鼓管途径进入鼓室,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2)儿童时期,机体免疫功能差,以及发生急性传染病,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急性慢鼻咽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炎),这些部位的炎症性分泌物容易到达或进入咽鼓管口,从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3)特别是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乳汁返流,返流时乳汁从胃内逆出,经过咽喉、口腔而主,也容易经过鼻咽部与鼻腔而出,此时已经被细菌污染了的乳汁就人可能进入咽鼓管咽口,引起中耳炎。

四、婴幼儿与儿童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1、积极预防感冒:所谓感冒,就是西医所讲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预防感冒的注意事项很多,较重要的有:

(1)适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尤其在早晚、天气突然变冷变热之时、儿童玩耍与出汗后。

(2)勿让小儿贪凉过度(如赤足、嬉水)、出汗过度;出汗后宜尽早换上干燥衣服;天气凉爽或寒冷,换衣服时注意保暖,不使受凉。

(3)婴幼儿洗澡时水温不可过低,时间不可过久;天冷时浴室温度稍高;已经有感冒现象时,不宜洗澡。

(3)避免进入空气不流通而人流较大的公共埸所。

(4)注意婴幼儿的住所既要温度适当,又要空气有所流通,保证空气清新、湿度正常。

2、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的各种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特别是有些人认为儿童流脓涕并无大碍,认为没有必要治疗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

3、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小儿鼻腔有分泌物,容易后流进入鼻咽部,引起咽鼓管的感染,导致中耳炎。较大儿童可以自行擤涕,或以清洁柔软的纸巾轻轻擦除,擦涕时,令小儿稍用力擤除;婴幼儿则由家长或监护人帮助清理干净。可以用吸涕器吸除鼻涕,亦可以由家长或监护人(身体健康者)先清洁自己的口腔后,再轻轻含住小儿鼻孔,轻轻用力吸除小儿鼻内分泌物。

4、注意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自行擤涕时,无论以什么方式擤涕,最重要的就是不可强行擤涕(对于成人也一样),以免涕液后窜,进入咽鼓管。

5、对婴幼儿要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

(1)母亲一般宜坐姿,将婴儿斜45度角怀抱授乳,不宜让婴儿过度平仰,以免乳汁溢入鼻咽部。

(2)喂乳时速度不可过快,如果使用奶瓶,瓶嘴开口不宜过大或过多,以免突然吸食太多,引起乳汁溢入鼻咽部。

(3)哺乳完毕后,不可立即将婴儿平躺入睡,应先将其立姿怀抱几分钟,并轻轻拍其背部,使吸乳时随同乳汁一起进入胃内的空气排出(此时则有打呃3~4个的现象),然后再让其入睡,则可以避免乳汁返流。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