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梁祖建
梁祖建

主任医师 骨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于老年患者,因局部骨质疏松严重,骨性解剖结构改变,肩袖功能紊乱,肱二头肌间沟移位,骨折往往呈粉碎性,移位明显,复位困难,固定不牢固,如采用传统钢板、单纯克氏针等方式进行固定,易造成骨折畸形愈合,甚致可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因此,争取骨折解剖复位,使盂肱关节面保持正常光滑,保持肩袖各肌肉肌腱的正常运动张力,减少肩旋转袖和关节囊的粘连,强化内固定的稳定性成为突出的问题。

锁定加压钢板(LCP)是新一代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国内外文献报道已成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一种固定技术。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符合肱骨近端的解剖形状,基本不需额外塑形。近端锁定螺钉形成牢靠的角固定,可确保肱骨头关节面的稳定性,防止复位二次丢失稳定整复后的骨折端。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减轻患肩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认为运用LC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我的体会:首先要对骨折进行详尽的影像学检查,术中运用C 臂影像仪确认骨折复位情况、螺钉长度和钢板位置等。钢板顶点应固定在大结节最高点以远0.5cm,即肩袖附着点的位置。钢板位置放置过高,会增加肩峰撞击的风险;位置放置过低,会使锁定螺钉在肱骨头上的位置欠佳,降低螺钉的把持力,影响固定效果。钢板不宜偏向后方, 因为肱骨最高点至肱骨肌管的桡神经入口处仅118.53 ±6.6 mm[,偏后放置的钢板,特别是较长的钢板,有可能误伤桡神经钢板近端至少拧入3~4枚锁定螺钉,若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则需要埴骨或更多螺钉固定。术中应尽量保持肱骨头关节面的完整性,不能为追求骨折断端的解剖复位,而反复暴力操作,增加肱骨头缺血坏死的几率。

术后患肩的功能锻炼非常关键,笔者强调应积极进行早期安全的功能段练。早期可作肘、腕、手部的主动活动,1周后可行肩关节被动前屈、内旋、外旋活动,2周后指导肩关节主动锻炼。1月后加强康复锻炼,逐步、尽可能完全恢复肩关节功能。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常并发骨质疏松,严重者应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有利于增加骨的强度、改善骨的质量,加速骨折愈合。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