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沃利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多中心、开放的Ib期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
c-Met(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也称为HGF受体(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是一个跨膜的受体型酪氨酸激酶,c-Met与其配体HGF结合后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存活、迁移等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Met的过度活化与包括胃癌和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针对c-Met的生物靶向治疗是近几年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近几年,一些针对c-Met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并在包括胃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并取得了令人关注的疗效。
研究药物沃利替尼是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强效、高选择性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为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也是国家1.1类新药。目前和记黄埔携手阿斯利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沃利替尼的临床开发,已完成或正在开展多个沃利替尼的临床试验,包括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别完成了两项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的I期临床试验的剂量递增部分;在健康志愿者中完成了一项食物影响研究;一项进行中的评价沃利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胃癌患者的Ib期临床研究;一项在美国进行中的沃利替尼治疗晚期乳头状肾癌的II期临床试验;在多个国家进行中的与AZD9291联合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且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b期临床试验。这些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沃利替尼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不良事件易于管理,并在有c-Met异常活化的肿瘤患者观察到了可喜的疗效。
本研究为沃利替尼每日两次(BID)口服治疗尚无标准治疗、或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标准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多中心、开放的Ib期临床研究。研究目的主要为评价沃利替尼治疗c-Met异常的2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期(DoR),疾病控制率(DC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根据RECIST标准)。并进一步评价沃利替尼在该剂量下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
入选标准
1. 年龄≧18岁;
2.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剂量扩展阶段),无法治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
3. ECOG体力状况0或1分;
4. 在剂量扩展阶段:
c-Met FISH和/或IHC检测阳性的,既往两个针对晚期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 (赫赛汀联合化疗为一个治疗方案),或含铂类、氟尿嘧啶类和紫杉类联合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 (胃食道结合部腺癌患者也可入组)。辅助或新辅助化疗,如果在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的将被认为是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
根据c-Met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两个亚组:
A 1:FISH 阳性
A 2:IHC阳性且 FISH阴性
5. 在剂量扩展阶段,受试者应有可测量病灶(根据RECIST 1.1标准),其中淋巴结短径≥1.5cm,其他病灶≥1.0cm。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胃癌晚期食欲不振中医怎么治
饿死癌细胞的方法-——奇效分享
恶性肿瘤微转移怎么检测
胃癌晚期病人很消瘦怎么办?
早期胃癌会有哪些不舒服?
胃癌晚期化疗后有腹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