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鼻咽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李凡成
李凡成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鼻咽癌是好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自然生存时间平均18.7个月),起病隐蔽,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一旦被诊断出,却已经属于晚期。因此,如何认识其发病规律并进行积极的预防,就显得特别重要。

鼻咽癌的发病,大多在40~60岁之间,亦有小者3岁,大者90岁而被诊断,男多于女,男女之比约3∶1。鼻咽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以下五大因素,目前认为是鼻咽癌发生与发展的重要高危因素。

一、遗传因素

鼻咽癌是一种多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1]。不同遗传基因之间可产生相互叠加效应,并在其他他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由于这些遗传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称为易感遗传基因。易感遗传基因的存在,决定了鼻咽癌在临床上具有种族易感性、家庭聚集性的特点。

1、种族易感性:鼻咽癌病人虽然可见于世界各地,但好发于黄种人,主要发生于中国,约占全世界总发病人数的80%或85%[2、3],其次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人,白种人少见,国外报告鼻咽癌病例多数是华侨。在中国,则主要发生于南方人,以广东为最(特别是广东中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更高),以及与之相邻的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于其他省区,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因此,鼻咽癌又有“广东癌”之称。

2、家族聚集性:鼻咽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超过10%的鼻咽癌患者有家族史;临床研究表明,父母患鼻咽癌者,子女患鼻咽癌的风险性较正常人高出数十倍,鼻咽癌高发区居民迁居他地后出生的后代,仍保持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

二、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是否属于鼻咽癌的病因虽然尚不能确切肯定,但EB病毒基因与鼻咽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则是比较公认的。研究表明,凡鼻咽癌患者,体内均带有EB病毒基因;很多专家认为,侵入人体鼻咽部上皮细胞的EB病毒是诱发鼻咽部上皮细胞分裂、癌变的病理主因。临床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有EB病毒的各种抗原、抗体存在,其中EB病毒IgA/VCA阳性率患者达90%,在放疗后IgA/VCA水平随病情好转而呈逐渐下降趋势,也随病情复发或加重而升高[4]。因此,目前临床上进行EB病毒相关检测以探索鼻咽癌的诊断越来越得到重视。

三、环境与饮食因素

鼻咽癌的发病率与环境、饮食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居窒通风与采光良好可减少鼻咽癌的发病率[5],居住环境中烟(主要指餐饮所致柴火烟雾与油烟)的暴露与鼻咽癌发病有相关性,常常进食腌制食品(如各种煎、炸、熏、烤鱼肉类、各种腌菜)、经常性或大量吸烟等,与鼻咽癌发病有关,多食新鲜水果、西红柿、蔬菜则于防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6、7],人们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呈负相关(文化水平、收入水平高者发生鼻咽癌的可能性低)[7、8]。因此,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摒弃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将有利于鼻咽癌的防治。

四、职业因素

一些研究认为,长期接触农药、甲醛、粉尘、汽油、硫酸、油漆等,有可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率[5]。一些研究表明,印刷工、织布工和编织工、金属冶炼、炼钢(吹风转炉)和精炼炉工、锅炉司炉工、刀锻工、面包师傅、糕饼师傅制造糖果工人、焊工、火焰切割工、金属磨工、磨光工、工具磨削工,以及机床操作工、职业性接触燃烧物的工人,伐木工人、接触两胺染料的皮革工人、接触石棉的工人、接触氯仿的工人等,其鼻咽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8]

五、社会心理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们的生物-心理-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密切相关。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用中医话说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变化。七情变化的强度与持续时间超过一定范围,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导致与精神相关的疾病,也可在其他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导致更多的疾病。因此,社会心理因素与鼻咽癌的关系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研究表明,广东佛山地区鼻咽癌发病与人们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9]。可以推论,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事件正确的应对方式,获得社会的必要支持,将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有助于降低鼻咽癌的发生,也有益于鼻咽癌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综上所述,鼻咽癌危险因素很多,认识这些因素,有助于人们预防鼻咽癌的发生,有助于促进人们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章:

1、谢鼎华.耳鼻咽喉临床遗传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P235-238

2、祝元雪,李晓江。EB病毒Rta蛋白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l2月第21卷第12期2845-2846

3、周小军.鼻咽癌的中医治疗.

4、尚学兰,谢志强,黄志碧,鼻咽癌的危险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第35卷第2期206-207

5、黄志碧,姜岳明,方益敏.广西鼻咽癌危险因素的诫行病学研究[J].T业卫生与职业病,2002,28(4):193-196.

6、黄腾波,等.中国南北方鼻咽癌发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J]癌症,1997,15(15):324-326

7、敬尚林朱远明曾寿开,等。粤北瑶族地区鼻咽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 2010年12月第16卷第36期,158-159

8、黄贵彪,黄志碧,姜岳明。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年第30卷第4期252-254

9、黄忠文,黄家钦,陈若峰.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支持与鼻咽癌发病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6,30(3):171—174.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