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

许峰
许峰

主任医师 风湿专科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在我国人口的患病率为0.32%~0.38%,低于欧美国家白人的1%~2%。其发病早期病理变化主要是关节的滑膜炎症,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晨僵、活动不利等;后期炎症不断浸蚀,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可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畸形和功能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至今尚无根治的药物,但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患者大多能够获得良好的控制,避免致畸致残,从而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中、晚期患者也可以通过积极治疗,阻止病情进展,保护劳动力、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健康状况。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风湿病科许峰

一、什么是类风湿因子?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类风湿因子(RF)是用于检测病人血清中某些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按其类型分为IgA—RF、IgM—RF、IgE—RF、IgG—RF等,目前常规检测的主要类型是IgM—RF,既平时所说的RF。临床高度怀疑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RF检测大多呈阳性,但也有部分患者呈阴性,就是上述所列的不同类型,可通过其他特殊的方法检测。

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阳性率为50%~70%左右,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持续高滴度的RF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骨侵蚀发生率高,预后不好。高滴度的RF也可见于其他的风湿性疾病,如:

(1)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皮肌炎、IgA肾病等。

(2)感染性疾病 肝炎、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吸虫病。

(3)非感染性疾病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临床上根据RF定性将关节炎分为RF阳性及RF阴性两大类。单凭RF阳性不能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另外正常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也有5%的会检测出RF阳性。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有家族发病倾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特异性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2)感染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EB病毒抗体及抗奇异变形杆菌抗体明显增高,提示本病与感染因素有关。另外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及逆转录病毒都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3)内分泌因素 服用避孕药及妊娠的妇女患病率低,产后发生类风湿关节炎者明显增多。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睾酮水平下降。4)其他因素 如寒冷、湿冷、疲劳、外伤、吸烟及精神刺激等。

三、类风湿关节炎典型的关节表现

(1)持续1小时的晨僵对类风湿关节炎(RA)有诊断意义。

(2)多关节、小关节、对称性关节的疼痛及肿胀,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疼痛及肿胀。可出现“扳机指”或“铰链-解锁”现象,小关节周围因滑膜增厚而致的囊性感,腕关节伸侧软组织的肿胀及压痛。

(3)关节畸形 有梭形肿胀、尺侧偏斜畸形、近端指间关节掌侧半脱位、峰谷畸形、尺侧半脱位、钮孔花和天鹅颈畸形、爪型手、望远镜手、翘趾畸形、足跟外翻畸形等。

(4)骨质疏松。病变侵蚀的关节普遍存在病理性骨质疏松。

四、临床常见的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检验

(1)类风湿因子:(见:一、什么是类风湿因子?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2)血沉(ESR):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快 血沉随年龄及性别而改变,一般女性高于男性,部分女性在月经期间也有增快,妊娠三个月至产后一个月;年幼小儿也会增快。

病理性增快 血沉增快可作为人体出现炎症反应的急性时相指标之一、大多数的风湿性疾病在炎症活动期都有可能会增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症、皮肌炎、血管炎、结节病等,当病情好转和缓解后会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但血沉增快并不是类风湿关节炎所特有的,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指标,其它急性炎症,像活动性结核、贫血、恶性肿瘤、重金属中毒等会出现血沉增快。

(3)C-反应蛋白(CRP):

CRP是在某些疾病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属急性反应相物质,其升高可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炎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和风湿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活动诊断有重要意义。

(4)抗环胍氨酸多肽抗体(CCP)

抗环胍氨酸多肽抗体(CCP)是新发现的一种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诊断意义的抗体。其特异性达到96%,敏感性76%。其特异性要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RF),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5)抗角蛋白抗体(AKA)

抗角蛋白抗体(AKA)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和严重程度有关,往往在疾病早期甚至在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即可出现。对抗体阳性的人群追访发现较多成为典型类风湿关节炎。因此抗角蛋白抗体对类风湿病关节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为33%,特异性为87%--95%。

(6)抗RA33/RA36

RA33 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可出现,有利于早期诊断。RA36抗体仅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出现,有较高的特异性。所以二者结合检验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五、什么是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往往在风湿活动期出现,可自行消失。类风湿结节见于20%--2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出现在经常受压或摩擦较频繁的皮下,如肘部、膝部、耳际后、脚踝等部位。结节大小有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质韧有如橡皮不易活动,一般无触痛、压痛。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关节外表现,有结节出现常提示疾病活动,随着病情控制或缓解,类风湿结节会缩小或消失。可作为疾病好转的观察指标之一。

六、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和病程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分急性、亚急性和隐匿性起病

1、急性发病型 常在数日内出现对称性多个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晨僵,活动不利,或者伴有低热、疲惫、食欲不振、消瘦等。病情急且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控制,会很快出现关节破坏,影响肢体功能,造成患者生活、工作质量下降。

2、亚急性发病型 起病稍微缓慢,多在数周内逐渐表现出类似急性发病型临床症状特点,病性发展也较急性发病型缓慢,但不系统治疗同样会出现关节破坏,影响肢体功能。

3、隐匿性发病型 初期发病多为一个或几个关节疼痛、肿胀,或者手、足麻木、晨僵。多数患者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期,然后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病程持续发展同样会造成关节损害。

七、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类型

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类型大至有以下几种:

1、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

2、血清阴性(又称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关节炎、

3、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症、

4、成人Still病、

5、回纹型风湿症、

6、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症、

7、Felty综合症等。(末完待继)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