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四肢抽搐

洪杰
洪杰

主任医师 针灸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四肢抽搐

【概述】

四肢抽搐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四肢不随意抽动.

抽为收、引之意;搐乃牵动,抽缩之意.所以一切四肢不能自主控制的抽搐、牵动,或屈伸不已的症状,均属于抽搐范畴.

早在《内经》中就有"瘛疚"的记载,瘛者为筋脉拘急,屈也;疚者为经脉弛纵,伸也.瘼疚为手足一屈一伸的抽动,与一般不规则的抽搐不同,但属于抽搐的一种.同时《内经>中还有"痉强拘瘛"、"痫瘛筋挛"、"肉胴瘛"等有关抽搐的记载.《伤寒论》中也有关于_晾痫"、"瘛疚"的记载.

可见于感染性疾病高热期、脑疾病、癫痫、中毒、高热惊厥等.

【常见证候】

(1)风邪闭阻:发热恶寒,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筋脉拘挛,肢体疫重或疼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弦紧或数.

(2)风痰挟瘀:发作性抽搐,或口吐涎沫,喉中痰鸣,四肢先强直痉挛,继而屈伸痉挛,二便失禁,神识不清,发作后一如常人.舌苔白腻,脉弦滑.也可由于先有外伤,以后抽搐,患者可兼见头部外伤,舌可见瘀斑.

(3)阴虚阳亢生风:视物不清,腰腿痰软,四肢麻木拘急,头晕耳呜,五心烦热,颧红唇赤,肌肤燥热夜甚,激怒后四肢抽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4)热极或湿热生风:壮热口渴,面红气粗,四肢抽搐或瘛疚不已,两目上视,颈项强急,角弓反张,伴有神昏谵语,尿黄便于,舌红苔黄,脉数实.若为湿热生风则兼见热势缠绵,头重如裹,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

(5)脾肾阳虚:形寒肢冷,面色咣白,四肢抽动不已,水肿,腰腿疫软,口淡不渴,纳呆,便溏,尿清长或尿少,舌淡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迟或沉缓.

(6)肝郁血虚:失眠多梦,胸闷不舒,情志不畅,喜长太息,每遇精神刺激则捶胸顿足,哭笑无常,或卒然仆倒,四肢抽搐,伴有手足舞动,舌淡,脉弦细.

(7)血虚生风:素体虚弱,面色苍白或萎黄,肢体麻木,手足徐徐抽动,筋惕肉晌,其手抽搐似鸡爪状,口唇指甲淡白,舌淡苔白,脉弦细.

(8)中毒所致:误服毒性药物,或解除化学毒品而致中毒,致四肢抽搐,因毒邪性质不同,抽搐及其兼证表现也各有异同.

【症状分析与鉴别】

(l)风邪阻络型与风痰挟瘀型从病因来看,前者多由外感风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由于创伤,风毒之邪侵入机体,营卫不得宣通,则筋脉失养,四肢抽搐;后者多由于惊恐,伤及肝肾,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脾失健运,聚湿成痰,若肝失条达,阳升风动,肝风挟痰上壅,或有外伤瘀血,气血逆乱,精血失于敷布,则可致发作性抽搐.从临床表现上看,风邪阻络者兼见风邪外感的症状,发热恶寒,项背强痛,或见六经形证.如为创口感受风邪,则除四肢抽搐外,还可见口噤,角弓反张;风痰挟瘀者为发作性四肢抽搐,无外感症状,发作后一如常人.

(2)阴虚阳亢生风与热极或湿热生风所致四肢抽搐从病因上鉴别,前者多由于积劳久病,耗伤阴精,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又由于阴虚而不能制阳,致肝阳偏亢, 肝风内动,四肢抽搐;后者多因湿热之邪侵袭,或阳气偏亢,灼伤阴液,筋脉失养,或者由于湿温病后期,湿热挟风,风动而四肢抽搐.从症状上鉴别,前者具有肝肾阴虚的症状,如腰腿痰软,视物不清,头晕耳鸣,五心烦热,麻木拘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后者兼见热象,如高热,口渴,面红,尿黄便于,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或湿热的特点,如身热不扬,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等.

(3)血虚生风与肝郁m虚四肢抽搐相鉴别,血虚生风四肢抽搐主要由于各种失血如便血、崩漏、或营养失调,血之生化之源不足,筋脉失养四肢抽搐;而肝郁血虚四肢抽搐则多由于平素即多愁善感,心神不宁,遇暴怒则肝气上壅,气机逆乱,四肢气血不能敷布,筋脉失养所致.从临床表象来区别,血虚者抽搐多为逐渐发生, 筋脉拘急、麻木,且兼见有面色苍白,眩晕,口唇淡白,脉细等血虚的表现;而肝郁血虚者则具有胸闷不舒,精神抑郁,善太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肝郁及心血虚的症状.

(4)脾肾阳虚者从病因上多由于呕吐、下利,脾胃虚汗,阳气虚衰,经脉失于温煦而致四肢抽搐,与热极生风、湿热生风、肝阳化风者均不同,其症状兼见形寒肢冷,面色咣白,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等明显的寒象,与热象或湿象明显有别.

(5)中毒所致四肢抽搐,与上述各个证候均不同,由于毒药品的不同,其抽搐形式及兼症也不同,且有明显的药物或化学工业用品接触中毒史.

【针灸对症治疗】

主穴:合谷、太冲、阳陵泉.

配穴:风邪闭阻加风府;风痰挟瘀加丰隆、肺俞。

阴虚阳亢生风加太溪、行间;热极或湿热生风加大椎、阴陵泉;脾肾阳虚加脾俞、肾俞;兼有血虚者加血海、膈俞.

操作:进针得气后,合谷、太冲均采用泻法,行针至针感向四肢传递;余穴风邪闭阻、风痰挟瘀、热极或湿热生风所致四肢抽搐者用泻法,阴虚阳亢生风、脾肾阳虚者用补法.行针至腧穴局部产生疫、胀、麻的针感,并向四肢传递为度.

方义: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有疏通阳明经经气之效,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能疏肝理气,二穴相配为四关穴,主治四肢病,具有平肝熄风,镇惊安神,解痉止痛的功用.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八会穴之筋会,能疏导经气,缓急柔筋;风邪闭阻四肢抽搐加风府以祛风散邪;风痰挟瘀四肢抽搐加丰隆、肺俞以疏风祛痰:阴虚阳亢生风四肢抽搐加太溪、行间以滋阴熄风;热极或湿热生风四肢抽搐加大椎、阴陵泉以泻热利湿;脾肾阳虚四肢抽搐加脾俞、肾俞以温补脾肾;兼有血虚者加血海、膈俞以养血补血.

【古代对症治疗文献】

《针灸甲乙经》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卷十一:癫疾狂走,瘼疚摇头,喁戾颈强,强间主之.

. 癫疾瘼疚,狂走颈项痛,后顶主之.

【现代对症治疗文献】

(l)《针灸学》

处方: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发热配大椎、曲池;神昏配十宣、涌泉;痰盛配内关、丰隆;血虚配血海、足三里.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孙国杰.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最新针灸临床歌诀》

古称瘼疚俗抽风,肢不随意乱抽动,风火妄动阴血耗,心肝经热伴神昏,常见产妇小儿烧,外感内伤中都因.针灸大椎风池穴,百会印堂及人中,后溪合谷【临床应用举隅】

癫痫四肢抽搐案

男,14岁.1883年4月6日来院门诊.其父代

诉:孩子常出现昏迷已8年.患儿6岁时发高烧,赴医院途中又从马上摔下,住院治疗7日,烧退出院.

出院多日后有1次突然昏迷,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眼上翻,如此反复发作,有时呼吸停止,小便失禁,发作停后全身乏力,继之大睡一觉,醒后如常.但发作前情况全记不清.一般发作都在白天,每日发作3~5次.中西医皆诊断为癫痫,但疗效均不理想.

且病情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日加重,发作频繁,被迫停学,四处求医,来院求诊.检查:患儿体质瘦小,面色苍白,营养较差,眼神反应迟钝,语言对答呆涩,检查尚配合.五官端正.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脾未扪及.腹平软无包块,不压痛,肠鸣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电图检查,棘慢波和尖波综合出现.诊为癫痫.针刺以下两组穴:①心俞,间使、脾俞、丰隆;②腰奇、肝俞、鸠尾、神门、每日l组,另加刺申脉,交替使用以捻转和提插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间隔5~10分钟运针1次.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日.共用4个疗程.在第1个疗程治疗期,应发作

但未发作.在第1~2个疗程休息期轻发作1次.但症状轻,时间短,休息1小时后如常.第2个疗程以后再未发作.治疗结束后查脑电图正常,棘波和尖慢波均消失.2年后偶遇未复发,当时孩子已上初中三年级.[杨宝贤.针刺治疗癫痫33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24):142,5]

【按语】

本症在治疗时应给予相应的检查,辨明病因,针

对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