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罗贤生
罗贤生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海口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什么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体内产生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1、原发性温抗体或冷抗体型:不存在基础疾病。

2、继发性温抗体型: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病、淋巴瘤等淋巴增殖性疾病、药物、感染和肿瘤等。

3、继发性冷抗体型:常继发于淋巴瘤、支原体肺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1、温抗体型:多为慢性发病,但可出现急性溶血危象。患者贫血、黄疸,可伴有肝脾肿大。

2、冷抗体型:受冷后,毛细血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而导致溶血发作和肢体远端、耳廓、鼻尖等处发绀。

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怎样治疗?

1、继发于其它疾病者应治疗原发基础疾病。

2、输血:用于重度贫血出现心、肺、脑等脏器功能障碍者,一般应输洗涤红细胞。

3、温抗体型:首选糖皮质激素,起效后逐渐减量至小剂量维持。如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可用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达那唑及静滴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脾切除等治疗。

4、冷抗体型:必须注意保暖,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对冷抗体型疗效不佳,可予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