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胆胰外科
肝胆胰外科成立于1992年,是广西区卫生厅重点学科之一,2006年获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资格。在原科主任梅铭惠教授及现任科主任陈谦教授的带领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高素质医疗、科研队伍,先进的仪器设备,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影响日益扩大的先进科室。目前全科室有医师11人: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讲师(主治医师)3人,助教(住院医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另外还有副主任技师2人。全科有护理人员17人,其中本科毕业6人,在读本科4人,大专毕业6人。   肝胆胰外科主要收治肝、胆、胰、脾等脏器的各类外科疾病,专业重点在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各类型肝癌的诊断与治疗已达一个很高水平,能开展多种高难度肝癌相关手术,最长术后存活时间达24年,多项研究及技术获奖。近期通过与其他医院合作,开展全肝移植手术2例,取得圆满成功。肝移植的进一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此外,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复杂性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胰腺癌及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丰硕的科研成果,居于区内领先水平。其中“术中选择性肝动脉置管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癌和大肝癌的序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切除取栓及复发再切除”、“肝门部电凝锐性解剖及高位胆管癌切除”、“胰腺结石取石及胰肠吻合”、“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等高难度复杂手术,以及“肝脏及胰腺恶性肿瘤的端冷射频治疗”、“体内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的体外高频热疗”等新兴尖端治疗技术达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梅铭惠教授带领下,创新性的开展应用电凝锐性解剖技术,较好的改进了肝门部外科解剖的传统方法,明显提高了肝脏、胆道恶性肿瘤的切除率、手术安全性和外科疗效。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开办六期学习班。   肝胆胰外科实验室则以“国内先进,区内领先”为目标,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开展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其中“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治疗肝恶性肿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病理及外科治疗”、“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与AFP的同步分析和肝癌的诊治”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科研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863合作课题1项(梅铭惠教授为副组长),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研究经费近200万元。。近年来全科同仁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共120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4篇。主编医学类本科规划教材2部。目前正与国内以及德国、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进行多项科研合作。肝胆胰外科还是全国外科系统中第一批被批准成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的单位,已参与完成普莱维他、络丝亮肽等药物的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   优秀的医疗服务,精湛的外科技术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使肝胆胰外科赢得了同行和广大患者的认可,服务半径已不局限于桂林及广西地区,众多湖南、广东、贵州、四川,甚至安徽、新疆、辽宁等省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专家列表
加载中...
加载中...

哎呦,迷路了~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