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医院 麻醉科
麻醉科
从创立开始至上世纪70年代,医院无专职麻醉人员;80年代建麻醉组;90年代建科。至今已成为聚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二级学科,麻醉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已形成了麻醉学教研组、临床麻醉、麻醉准备室、麻醉恢复室、疼痛诊疗、中心手术室、当日手术室、中法(泌尿外科手术室)手术室、国际医院手术室、DSA手术室等综合布局。设有麻醉后恢复室(PACU)、慢性疼痛治疗门诊。   上海东方医院麻醉科,现有医技人员29人,教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7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技师1人。高学历人才逐渐增加,目前有博士2名,硕士7名,在读硕士5人,出国深造1人。   上海东方医院麻醉科拥有全净化手术室11间(含急诊手术室2间)。每间手术室均配有上海市一流的麻醉机和麻醉监测设备,麻醉机为Primus和Julia等德尔格系列,监护仪为Detex-Omeda系列。手术间内配置体外循环手术设备2套,腹腔镜手术设备3套,手术用X光机2台,脊柱镜1台,关节镜1台,手术显微镜2台,先进经膀胱超声碎石设备1台及血液回收机2台。麻醉复苏室设置床位4张,配有监护仪4台,呼吸机1台和各种急救设备。   上海东方医院麻醉科每年实施各类手术麻醉约1.2万例,包括各类心血管手术麻醉,各种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心肺联合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等),颅脑手术和急诊创伤手术麻醉。完成门诊手术及检查9千余例,急、慢性疼痛治疗6千余例。随着心血管手术麻醉的增多,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心血管专科麻醉组,心脏与大血管手术麻醉近600例。同时开展各类疼痛的治疗和戒毒治疗工作,为上海市开展麻醉科临床医疗项目最齐全的麻醉科之一。   上海东方医院麻醉科医护人员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和译著3部,获上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在疼痛和戒毒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型局麻药研制方面处上海市领先水平。   上海东方医院麻醉科学科带头人王新华教授为中华疼痛学会委员、上海市麻醉学会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6种国家级麻醉与疼痛杂志编委。   上海东方医院麻醉科历经几任主任的不断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   麻醉科梯队建设。自1989年起科室不再接受专科生以下应届毕业生到科工作,1999年起科室不再接受本科生以下应届毕业生,2003年起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有2位博士毕业,7位硕士毕业,现就读博士生1名,硕士生3名。逐渐形成了“疼痛治疗、围术期脏器保护、心血管手术麻醉、肺动脉高压麻醉”等研究方向。   其次是加大硬件配置。包括Drager、Datex-Ohmeda等麻醉机、飞利浦多功监护仪,并配有持续心排出量监测仪(CCO)、BIS,血气分析仪、血液电解质分析仪、肌松监测仪、纤维支气管、可视喉镜、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自体血液回输机、靶控输注泵等设备。   第三是拓展工作领域。自2003年以来,先后开展术后镇痛、日间手术、麻醉下内镜检查、CT检查、无痛人流、疼痛门诊、麻醉后恢复室以及分娩镇痛、国际医院手术室等工作,将麻醉科的工作范围从手术室拓展至门诊、介入治疗室、放射检查室等场所。   第四是积极开展临床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的应用工作。先后开展了喉罩下麻醉、纤支镜下气管插管、双腔管定位、靶控输注麻醉技术、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技术、快速周转麻醉技术、内镜麻醉。   此外接受来自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医生来院进修临床麻醉,先后承担了援助四川万州、江苏宿迁、连云港等医疗任务。
专家列表
加载中...
加载中...

哎呦,迷路了~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