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于1959年建科,为我国最早建立的核医学科之一,是山西省核医学发源地、人才培养基地、教学、科研与临床指导中心。我科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山西省卫生厅首批重点学科、山西省教委重点建设学科、国家药监局特批“新的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标记NOETⅡ期临床试验基地”、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射性碘治疗Graves甲亢多中心临床研究单位。目前科室人员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及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秘书,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定期考核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会长。科室有13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各学组委员。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在学科带头人李思进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结合、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医、教、研团队。现有在职人员3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国核医学资深优秀医师(原终身成就奖)1人。高级职称14名。博导2名,硕导5名,留学归国人员1名,博士后1名,博士学位8名。自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共培养83人(在读14人),2004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共培养13人(在读4人),毕业后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及山西等10多个省市,多数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当地技术骨干,为全国核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际原子能机构,卫生部,国家“十五”攻关,省自然基金,省教育厅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培育项目,省“十五”攻关、归国留学人员基金等50多项。六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统编教材11部;主译1部;主编、副主编专业书籍各8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0篇。近十余年来,多次举办国际、全国及区域性会议,承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多次;邀请包括美国核医学创始人Wagner教授在内的国外专家进行讲座16人次;派出科室人员参加国际会议55人次,全国性会议每年数十人次。承担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2013年 “核医学”被评为山西省教育厅精品课程。2008年~2010年,连续3年我科论文被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年会录用均为全国之首。 目前,科室由显像组(包括PET/CT、SPECT、γ照相机、放药实验室)、治疗组(包括门诊、病房)和体外分析组三部分组成。拥有PET/CT、SPECT/CT(带符合电路)、SPECT/CT、医用回旋加速器、γ照相机及新一代放射免疫检测设备等先进显像仪器和设备。 PET/CT检查:PET/CT显像能早期灵敏、准确地检出恶性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临床分期、早期疗效评价、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对临床精确治疗肿瘤有重要意义。在心血管系统,对冠脉易损斑块的判定、心肌血流储备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评估心肌活力的“金标准”。在神经系统,通过对神经受体的显像,对诸如帕金森病、Alzermer’s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独特价值。 SPECT/CT检查:目前开展50余项SPECT/CT显像,主要包括心肌灌注显像:用于诊断冠心病及冠心病危险分层,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金标准;肺通气/肺灌注显像:用于诊断肺动脉栓塞、COPD等;全身骨显像:用于诊断恶性病变骨转移、代谢性骨病、移植骨成活监测、股骨头缺血坏死等有关骨关节疾病;肾脏显像:用于评估分肾功能、移植肾监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等;其他检查项目还有: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异位胃黏膜显像、消化道出血及淋巴系统显像,等等。 体外分析: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甲状腺相关项目、肿瘤系列、性激素系列、肾系列及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其中甲状腺系列和性激素系列可在采血后2小时之内发出检测报告,极大的方便了患者。 核素治疗:我科设有甲状腺疾病专科门诊和病房。主要开展甲亢、分化型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核素治疗。从1959年开展了山西省首例131I治疗甲亢后,131I治疗人数逐年上升。2014年门诊人数近10000人次,甲亢131I治疗近1000人次,分化型甲癌术后131I治疗200多人次。另外,还有90Sr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疤痕增生;“云克”及89Sr治疗骨转移癌骨痛。
专家列表
加载中...
加载中...

哎呦,迷路了~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