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创建于1958年,经过我院几代核医学人的辛勤努力,现已成为设备先进、人才梯队合理、配套设备完善、工作场所布局及防护设施完整的集医、教、研为一体,以放射性核素显像、功能诊断及核素治疗为特色的综合性临床独立科室。科室现有在岗医技护人员10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技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技士4人;返聘老教授3名。近年来科室共完成专业论文80余篇,协助完成多项科研课题。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拥有SPECT、甲状腺功能测定仪、γ放射免疫计数仪、低温大容量离心机、14C 幽门螺旋杆菌测定仪、井型探测器、定标器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等大中型仪器设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引进了性能先进的美国GE公司生产的Millennium Hawkeye VG型双探头SPECT显像仪配符合线路,可灵敏地反映疾病所致的组织功能改变,达到早期诊断疾病的目的,较其他影像学方法可早期发现病变,灵敏度高。现主要开展了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比X-CT提早3-6个月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骨病。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心肌细胞活力测定。甲状腺肿物性质的判断;肾动态显像早期判断每个肾(分肾)的功能状态,远优越于肾盂造影和血清生化检测。放射性核素功能检测方面,已经开展了甲状腺摄131碘率测定、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及甲状腺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用于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14C幽门螺旋杆菌测定是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高灵敏、高准确性的方法,简单、快速、无创伤,25分钟可检测出结果;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是我科传统优势项目,亦是国内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最早的单位之一。采用放射性131碘方法已治愈了数千例甲状腺机能亢进亢症患者,并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化个体化131I剂量的确定方法,结合常规治疗,达到最佳疗效。这种治疗方法成熟、简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安全可靠费用低,治愈率达到95%以上。恶性肿瘤骨转移癌89锶(89Sr)治疗,可缓解患者的剧烈骨痛,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率高达90%以上;运用放射性90锶(90Sr)治疗单纯性血管瘤、瘢痕疙瘩、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性疾病;运用“云克”治疗甲亢性突眼和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等,并与风湿免疫科合作运用“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可对各种原因、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作出定性定量诊断,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其具有性能先进、时间短、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且辐射小等优点,可测量腰椎,股骨近端等部位骨密度及脂肪组织含量。能以最佳精密度和准确度对骨骼的矿物质状况进行测量、评估,是检测骨质疏松症最客观、准确的检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妇产科等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防治的骨密度检测,尤其对老年人各种腰腿痛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