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科起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由于其疗效奇特,历史悠久、影响面广,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正骨学派之一。正骨科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继承创新,其创立的郭氏正骨八法(即辨症法、定槎法、压棉法、缚理法、摔置法、砌砖法、托拿法、推按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为现代正骨八法(即拔伸牵引、推挤提按、折顶对位、嵌入缓解、回旋拔槎、摇摆推顶、倒程逆施、旋撬复位),使正骨手法简便易学,更有利造福广大骨伤患者。
正骨科的前身是为救治5•12汶川特大地震伤员而设立的“心连心病房”,由医院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组成,曾创造了“零死亡、零伤残、零心里障碍”的佳绩。顺利完成伤员救治任务后,为纪念“人民健康好卫士”、老院长郭春园先生,弘扬传统中医正骨,造福广大人民,成立了郭氏正骨专科。
正骨科传统正骨术针对大部分骨折能够做到满意复位,具有创伤小,骨折局部血运影响小等优点,但对特殊部位的骨折也存在“复位容易固定难、制动与功能锻炼对立矛盾难统一”的问题。科室医务人员在运用郭氏正骨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吸收和引进骨科领域先进的治疗技术,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疾病的科学疗法。例如一些四肢骨折临床上应用手法复位、经皮插板内固定术,皮肤切口小,骨膜剥离少或不剥离,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使软组织的再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实现了骨折愈合与功能锻炼的对立统一。骨外固定器的使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复杂骨折的治愈率。先用中医手法牵引复位,恢复肢体长度及力线,然后用外固定支架予以固定,它具有远离骨折处穿针,不易发生感染,不增加软组织容积的优势,对粉碎骨折、骨骼端骨折和关节内骨折都能提供可靠固定,且可以跨关节固定,不影响愈合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正骨科2010年被医院确认为重点专科,我们倍感自豪的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豪情万丈,信心满怀,将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平乐正骨术,吸收现代医学先进理念,坚持走中西医结合正骨之路,“动静结合、筋骨并治、内外兼治、医患配合”,造福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