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院 血液内科
血液内科
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为我国血液病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做了多方面的贡献,为省内外广大血液病患者做了大量工作,担负各种类型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现拥有病床120张,设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   血液内科创建于1999年,其前身为1959年建立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血液组。2001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2006年通过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评估、同年成为卫生部授权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目前正在争取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血液内科医疗工作:血液内科建立了全面的血液病诊疗实验室系统,如完整的白血病MICM诊断体系等。具有骨髓彩色图分析系统、流式细胞仪、原位荧光杂交分析系统、实时定量PCR等国际先进的临床检测设备,可开展细胞形态学分析、细胞遗传学分析、融合基因检测等临床检测项目。   血液内科1971年月哈医大一院于世界上首次应用亚砷酸(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了较高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至此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各型白血病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一型。血液内科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全国各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不断慕名而来,并得到了满意的治疗。   血液内科近年来,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作了较多的工作。例如已经完成多例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植活,无明显排斥反应,病情平稳。血液内科教学工作:学科以本科生、七年制的教学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并承担了专科、成人等多轨道的教学,担负一定量进修医生的培养工作,近年来举办每年一度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血液内科研究生教育注重临床思维、科研思维的培养,同时不忽视对学生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学科为研究生创造了国际一流的学习条件及大量的省外、国外学习机会。毕业生除成为本科室重要力量外,部分研究生以成为省内外多家医院的骨干力量。   血液内科科研方向:学科在多种类型血液病的机制研究和诊治策略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科研工作基础。部分研究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如: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为本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在国际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出血性疾病机制的研究为长期的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无创防治、羟基脲脉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专家列表
加载中...
加载中...

哎呦,迷路了~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