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始建于1989年7月,承担着滨州市及医院急诊急救及远程转诊任务,由滨州市120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和重症监护治疗三位一体的大型急救医疗技术中心,是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与教学中心。滨医附院急诊科坚持以卫生部“卫医政发〔2009〕50号”文“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为建设标准,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目前的急诊科已初具规模,从人员配备到设施配置、从不断改进的布局到人才梯队建设、从教学科研到人才培养、从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和业务辐射范围,均在鲁北地区乃至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急诊科于1997年医学院开设急诊医学课程,为各专业本专科生选修课程,医疗人员为兼职教师,开展了急诊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5月医院正式批准成立急救医学教研室,挂靠附属医院急诊科,任命教研室副主任一名,教学秘书一名。急诊科现有医疗人员13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名、助教4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理人员16名,救护车司机7人,救护车7部,观察床位12张,住院床位18张。其中急诊ICU床位2张,进口呼吸机2台,进口心电监护仪8台,壁挂式中央多功能监护仪1台,心肺复苏机1台,自动洗胃机2台,微量输液泵及静脉输液泵各1台,进口纤支镜1台,心电图机3台,电脑2台。1998年急诊科搬入新的门诊综合大楼,房屋使用面积、人员配备、设备配置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在卫生部2009年出台卫医政发〔2009〕50号文“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当时医院的发展规模和“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标准要求,大手笔提升了急诊科规模、改善了设施条件、提高了人员配备的层次、强化了人才梯队建设,陆续引进和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1人,增购心电监护仪6台,监护除颤仪2台,进口呼吸机2台,心肺复苏器1台,救护车6部,增加急诊科病房和观察室床位,建立急诊ICU,使我院急诊科有了质的飞跃。在危重症救治如猝死、各类休克、各种中毒、电击伤、中暑、淹溺、严重多发伤、复合伤、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治疗方面,治愈率达到95%以上,并大大减少了解毒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了特效解毒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在鲁北地区急性中毒救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确立急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急诊科是涉及急危重症医疗护理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临床各个专业教学内容,是医院医护工作的最前沿,具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病救治三位一体的运行体制。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急诊意识,关注的是病人的生命和器官功能,培养学生敏锐和关注的临床思维。急诊科现有医护人员88人,其中医师30人(其中内科医师18人,外科医师12人),护士58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研究生学历12人,学历以及职业构成梯队合理,教学设施完善。对急诊病人实行A、B、C分诊分层分区救治理念,各种绿色通道运行通畅,年急诊量超过6万,抢救3千余人次,成功率近95%,其中心肺复苏、急性中毒、重症脓毒症、多发创伤救治和研究成为特色,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项,多次获得市级“五一”劳动奖章。率先开展血液灌流救治重症百草枯中毒并取得突破,率先制定多人心肺复苏规程及标准并推广。在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科研教学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为急诊医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的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