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
儿科
儿科始建于1951年,由留德博士刘一麟开创,经过六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市级重点学科。长期以来,其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市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专科临床技术水平、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方面为全市同行瞩目。目前科室人员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科室管理有序,声誉逐步影响我省北部诸市和鲁南地区,人才培养配套措施得当,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儿科现有医师30名,护士36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与病区执业护士数之比儿内科达1:0.4,新生儿为1:0.8。现任学科带头人卢思广教授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委员,曾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市(厅)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较高。   儿科设有新生儿、小儿心血管、小儿肾脏、小儿血液、小儿呼吸、小儿内分泌、小儿神经、小儿急救、儿童保健等专业,医疗技术全面,是苏北地区分专业最细的儿科之一。在小儿肾脏病、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炎、腹泻病等常见病的诊治方面已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在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肾脏病、小儿出血性疾病、哮喘、癫痫、身材矮小、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的诊治以及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方面已具特色。2007年以来,在彩色多普勒超声、DSA、肺功能测定仪等辅助检查技术基础上,成功开展了肾活组织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高频振荡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以及小儿肺功能测定等新技术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儿科在难治性肾病、继发性肾病、急慢性肾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重症监护与救治方面居省内先进水平,成为全市及苏北鲁南部分地区重症儿科患儿的唯一转诊接收科室,危重症患儿占全科住院病人的40%以上,年接收转诊患儿占60%以上,成为连云港市乃至苏北、鲁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儿科诊疗中心。   儿科近年在“结石宝宝”(含三聚氰胺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事件)、手足口病、麻疹、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级专家组成员中我院占80%以上,参与我市及周边地区数十个患儿的会诊,给领导决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在甲流、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流行期间,成为市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医院,儿科选派科室中坚力量,特设专业小组,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其中成功抢救重症甲流患儿44例,重症手足口病119例,重症麻疹患儿172例,无一例死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政府指令性工作,受到政府相关领导的高度赞扬,称“市一院儿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儿科近几年,按省卫生厅基层惠民工作安排,加大了市东方医院、灌南新区医院等基层医院的支持,儿科加强了对帮扶医院儿科的支持,派出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常年定期坐诊,同时接收东方医院和灌南新区医院的医师来科室进修学习,使得两个医院的儿科得到较快发展,住院病人从开始的10余名增加到60多名。   目前,我市唯一儿科中心实验室一麟儿童医学中心实验室已初具规模,下设细胞室、生化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可开展细胞培养、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免疫磁珠分离、PCR、Western Blot、ELISA、RNAi及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近十年来,儿科共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12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8项。近三年来,完成了市《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生长发育及骨骼代谢影响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Treg细胞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等四项课题,另有三项科研课题获得资助,分别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stim及orai蛋白表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在儿童激素抵抗型ITP治疗中的意义》和《早产儿ROP病筛查》,其中应用性研究项目大于70%。   儿科近三年来本积极举办了各级继续教育项目,其中2009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江浙沪小儿肾脏病会议,2010年举办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儿肾脏病进展学习班)和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进展学习班)各一项,2011年本科将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耐药机制进展青年论坛)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耐药机制进展)各一项(已获审批),这在综合性医院儿科中可谓凤毛麟角。
专家列表
加载中...
加载中...

哎呦,迷路了~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