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80年,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特聘专家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医师3名,硕士2名。2009年引进了双探头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是飞利浦公司推出一台最新的显像设备,2008年批准在中国销售,中国大陆第一台落户在我院,是目前同类产品中技术性能和图像质量及应用范围最先进的。SPECT显像检查对某些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非常高的价值,尤其是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手段的选择,疗效的评价和随访,心脏功能的评价方面。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冠心病诊断中普遍应用。SPECT的心肌灌注显像是发现心肌是否缺血的重要手段,灌造和CTA都是发现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并不能代表供血的问题,心肌灌注显像应用于冠心病的排查,早期诊断分级等非常重要。ECT可以在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转移中应用,ECT可以比X线检查提早6个月发现骨转移,而X线CT不能全身应用。目前ECT主要应用于:   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手段的选择,疗效的评价和随访,心脏功能的评价。   2.肿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跟踪等。   3.肾功能的评价,分肾功能,尿路梗阻的判断等。   4.甲状腺功能评价,甲状腺异位检查,甲状腺占位病变的定性   5.全身其他脏器的显像和功能检查,肺通气和灌注显像,甲状旁腺显像等。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拥有独立2层楼房,严格按照环保要求独立设区,环境合理,舒适。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重点推广核心脏病学中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具体适应症如下:   1.有缺血症状的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   2.无典型缺血症状的冠心病的诊断和危险性评估。   3.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或者曾经做过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冠心病危险性再评估。   4.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三个月内的危险性评估。   5.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的危险性评估。   6.非心脏手术和血管外科手术,且无冠脉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性评估。   7.心肌活性的评估。   8.心室功能的评估。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开展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和胃幽门螺杆菌的呼气试验。
专家列表
加载中...
加载中...

哎呦,迷路了~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