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医院
三甲 综合医院 医保
总院: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27号;分院:太原市杏花岭区建设北路458号
门诊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30-5:30
挂号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30-5:30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原市铁路中心医院)建院于193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是山西省、太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05年正式更名为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保留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名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于193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省直公立三级甲等大型医院,隶属于山西中医学院,由山西省卫生厅直管。是首批山西省、太原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太原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就医首诊定点医院。  该院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的府东街13号,累计固定资产总额1.64亿元,占地面积24492.67平方米,建筑面积46554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600张,开放床位750张;下设1个住院部、2个门诊部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0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7名,拥有高级技术人员108人;设置职能科室22个,专业委员会10个,医技科室10个,临床科室28个,包括ICU、NICU两个重症监护室;其中肾脏内科、肿瘤内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  医院现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医肾病”;两个市级重点学科——“泌尿外科”和“普外科”,并分别成立了重点专科实验室;开设2个临床实验室——尿流动力学男科实验室和妇科实验室;共有研究室6个,其中两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仲景经典方药治疗时疫重点研究室和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长期承担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职工医学院等8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任务。  ——创建与变迁  1939年11月,太原铁路局成立后,即由日籍医生村漱涉组建太原铁路保健院,此为现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原铁路中心医院)之前身,阎锡山任院长,内设8个临床科室和5个医技科室,有病床约200张,全院工作人员242人,其中职员167人,工人75人。同时,在榆次、阳泉、沁县、介休、运城、原平和宁武设立了7个分院。  抗日战争结束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于1945年8月下旬,接管太原铁路保健院,将其更名太原铁路医院,任命村漱涉为院长,杨季岚为副院长。同年国民政府接管石太线,成立晋冀铁路局诊疗所。  1946年12月1日,太原铁路医院更名为同蒲铁路管理局太原铁路医院(以下简称为“同蒲铁路医院”)。同年,村漱涉返回日本,刘国藻继任院长,当时医院设内、外、妇、皮肤、眼、耳鼻喉、牙7个临床科室及病理、检验、放射、药剂四个医技科室,病床仍为200张,门诊日诊次150人次~200人次。  ——扩大与发展  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同蒲铁路医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原军管会铁路军事接管组接管,后与晋冀铁路局诊疗所合并为太原铁路医院。1949年9月,太原铁路医院更名为太原铁路总医院,设立内科、外科、妇产科、牙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及药房、化验室、X光科等医技科室,并设有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妇产科病房,床位70张、工作人员150人,其中医务人员122人。主要医疗设备仅有300毫安X光机一台,日式显微镜6台,电冰箱一台。  1953年1月1日,太原铁路总医院改名为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内、儿、妇科病房楼建成,床位发展到181张,工作人员增加到306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223人。70至80年代,太原、天津、北京铁路局曾经三次调整合并,院名随之几易变更,1987年恢复“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名称,隶属太原铁路
特色科室 查看更多(32个科室)
专家列表
查看更多(151个医生)
免费咨询
极速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