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针药并用内外合治周围性面瘫50例

陈洲
陈洲

主任医师 康复科

黄冈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针药并用内外合治周围性面瘫50例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针药并用、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取得了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面瘫患者50例,男22 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60天,其中1~10天者21例,11~60天者29例。

治疗方法

针刺方法:以地仓、颊车、下关、太阳、人中、迎香、翳风、风池、承浆、攒竹为主穴,以头面部之牵正、颧髎 、阳白、鱼腰 、印堂、瞳子髎 ;上肢之合谷、曲池;下肢之足三里、太冲、内庭等为配穴。配穴每次取4-5穴,合谷每次必选,下肢选用1-2穴,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 30min,每日刺针一次,10天一疗程。

中药疗法:采用益气活血、散风通络法,方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汤加减,药用黄芪、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川 芎 、 丹参、地龙、白附子、 僵 蚕、全蝎等。小儿剂量酌减。水煎取汁150ml每日分3次服用,每日一剂,10日一疗程。

外治法:将马钱子20g用温水浸泡24h,去其皮毛,晾干,研成细末,加75%的酒精适量,调成稠糊状,装瓶备用,用时取胶布剪成2cm*2cm大小,将马钱子膏体摊于胶布块中央,敷贴于头面部相应穴位处,每次贴4-5穴,每2-3天换药1次。

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侧表情肌能随意活动,两侧额纹对称,睑裂闭合完全,两侧鼻唇沟对称,人中沟不偏,口角无下垂,面部异常体征全部消失;

显效:患侧面部表情肌随意运动,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病侧额纹稍浅,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稍浅,人中沟欠正,口角下垂不明显;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0-30天后,50例患者均获效,其中44例痊愈,6例显效

典型病例;

李某,女,41岁,患周围性面瘫40余天,迭经中西医及针灸治疗无效,而来就诊,诊见患者右侧面部无表情,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眼裂增大,下眼睑外翻并下垂,闭目露睛,经常流泪,人中沟及口角均向左侧歪斜,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病属正气不足,、风邪乘墟侵袭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故治当益气活血,散风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和牵正散加味,并配以针刺及外治方综合治疗,10天后病情好转,20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唯皱额欠佳,后停服中药,再针刺一周痊愈。

体会:

周围性面瘫多由气血不足,外感时行风邪而发病,临床上很多患者常因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致气血受损较重,因此在治疗中必须照顾到气血,只有气血调和,血脉通利,才能顺利康复。本病初起时邪气较盛,治当以祛风散邪为主,参以活血;后期由于正气亏损,兼有余邪,则又当以益气活血为主,祛风散邪为辅,方用补阳还五汤和牵正散加味治疗,补阳还五汤能益气活血通络,专治气虚血滞的病症,牵正散则能祛风化痰止痉,功能纠正口眼歪斜。现代药理研究说明补阳还五汤是一血管扩张剂,能明显改善脑血液循环,临床常用以治疗中风偏瘫,面神经属脑神经之一,故此方配合针刺能明显改善脑及面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神经营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马钱子能通络散结,消肿止痛,含有士的宁,对脊髓有选择性的兴奋作用,可提高骨骼肌的紧张度,对大脑皮层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针药并投、内外合治,切中病机从而可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