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从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2014版)》变更看中国临床实践

杨盈赤
杨盈赤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

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由日本大肠癌研究会主持编纂的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自2005年发布以来已修订3次。今年初,指南委员会根据近年临床试验结果总结了新的治疗方法和相关药物,更新发布了2014版指南。与2010版相比,新版指南在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方面均有更新(表1,2)。具体包括扩大了内镜下切除治疗的适应证,提高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应用地位,腹腔镜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ntershpincteric resection,ISR)成为外科治疗推荐术式,对血行肝转移和复发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化疗方案进行了调整;同时化疗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具体到新增化疗药物、化疗方案改进及治疗理念的变化;放疗方面,进一步推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同时更新了以姑息放疗为主的转移癌综合治疗方案;强调和调整了术后随访监控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案。下面对指南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具体解读,期望能为我国结直肠癌治疗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