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王忠喜
王忠喜

副主任医师 过敏反应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过敏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前后血清尘螨特异性IgE

和IL-4水平变化

王忠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

[文摘] 目的 探讨尘螨特异性IgE(d1)和白细胞介素4(IL-4)在脱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1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疗效(症状评分),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d1和IL-4水平。结果 进行差异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血清IL-4水平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且与症状评分有明显的正相关,血清d1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d1和IL-4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脱敏治疗的机制中IL-4作用明显,而特异性IgE似乎没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尘螨特异性IgE(d1) 白细胞介素4

Survey of Level of House Dust Mite Specific IgE & Interleukin-4Pre & Post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Wang Zhongxi

Department of Allergy,TongjiHospital,TongjiMedical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 Subject: Survey the house dust mite specific IgE (d1) & interleukin-4’s (IL-4) role in the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Methods: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Determine the serum level of d1 & IL-4 pre & post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and then test of significance & correlative analysis were made. Results: 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s of IL-4 pre and post therapy, and it’s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ymptom score. But ther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s of d1 pre and post therapy. Conclusion: IL-4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oth of the pathogenesis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the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But specific IgE may just has the same effect in the pathogenesis.

Keywords allergic rhinitis,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house dust mite specific IgE (d1), interleukine 4(IL-4)

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是针对过敏性疾病所采取的特异性治疗措施。虽然其疗效已得到了公认,但到目前为止,其机制仍不十分明确。

本文总结了180例在我科进行脱敏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尘螨特异性IgE(d1)和IL-4水平的变化。旨在通过测定脱敏治疗前后患者血清d1和IL-4水平的变化,结合症状评分结果,探讨d1和IL-4在脱敏治疗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入选患者均为到我科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共1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55岁之间。均符合过敏性鼻炎的有关诊断标准[1]。经过敏原皮肤试验证实均对尘螨过敏,且血清尘螨特异性IgE(d1)在2级以上。无其他系统的重大疾患,明确诊断后都给与正规的脱敏治疗,并通过症状评分标准[1]对疗效进行评价。30例对照组为我院实习学生,无过敏性疾病病史。

2. 材料与试剂

2.1.变应原皮肤试验试剂及脱敏治疗的变应原疫苗由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提供;

2.2.d1检测 采用瑞典Pharmacia 公司的UniCAP 系统检测仪,试剂由南京美瑞公司提供。治疗前、治疗后一年各抽血一次检测;

2.3.IL-4检测 采用ELISA法。由深圳晶美生物公司提供试剂盒。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一年各抽血一次检测。

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皮肤试验结果和d1检测结果决定脱敏变应原疫苗的起始浓度。按每周2次于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自0.1ml起,以后每次递增0.1ml至1.0ml止。然后更换下一个浓度级别(浓度级别差为10倍)。重复注射直至浓度递增到1:100后按规定改为维持治疗。所选病例不同时使用其他抗过敏药物治疗。

4. 疗效判断

采用1997年修订后的海口标准[1]:

1. 喷嚏(一次连续个数):3~9=1,10~14=2,≥15=3;

2. 流涕(每日擤鼻次数)≤4=1,5~9=2,≥10=3;

3. 鼻堵:偶有=1,介于两者之间=2,几乎全天用口呼吸=3;

4. 鼻痒:间断=1,蚁行感但可忍受=2,蚁行感难忍=3。

计算——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为无效。

统计方法:数据使用SPSS8.0处理。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用直线相关进行分析。

5. 结果

所选180例患者均接受脱敏治疗,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一年抽血检查d1及IL-4(结果见下表)。治疗组治疗前的IL-4、d1和健康对照组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IL-4均下降,治疗前后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用症状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所选患者均为有效或显效。且脱敏治疗后的症状评分(1.8±0.7)与治疗前(9.5±2.6)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