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诊疗思路

张晓阳
张晓阳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变应性鼻炎(al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针对环境过敏原的鼻粘膜炎症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流涕、鼻塞、鼻痒、喷嚏等。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世界各地均很常见,其全球发病率达10%~25%,并且患病人数仍在逐渐增加[1]。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症状: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2.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酌情行鼻内镜和鼻窦CT等检查。

3.皮肤点刺试验: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20分钟后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皮肤点刺试验应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天后进行。

4.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确诊变应性鼻炎需临床表现与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相符。

变应性鼻炎的分型

1.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 1 * GB2 ⑴ 间歇性:症状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