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心脏术后缩窄性心包炎

梅运清
梅运清

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心脏术后缩窄性心包炎

意大利罗马天主教大学心脏外科

Ann Thorac Surg 2013;95

译者:王春平

审校:陈浩

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因慢性炎症逐渐纤维化、增厚、钙化并压迫心脏引起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缩窄性心包炎的右心衰表现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临床上易与限制性心肌病、三尖瓣关闭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混淆,导致出现误诊及漏诊,延误患者治疗。

随着心脏外科的迅速发展,心脏直视手术逐渐成为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包括心脏移植在内的几乎所有心脏直视手术均可导致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据统计,其发病率约为0.2%~0.3%。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多种致病因素可能共同介导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1)手术创伤;(2)心包灌洗液;(3)术中心包是否缝合;(4)术后血性心包积液;(5)心包切开综合征等。

由于缩窄性心包炎起病隐匿,辅助检查结果并不典型,往往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临床上常常出现漏诊及误诊。有学者认为,心脏直视手术后如出现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均应警惕缩窄性心包炎的可能;因此,除影像学检查外,对疑似患者必须行右心导管检查以明确诊断。鉴于手术后心包积液是该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作者认为,中量以上者应积极行闭式引流,已确诊者除药物治疗外,原则上应尽早行心包切除术以避免心肌萎缩,手术效果取决于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程长短。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热点文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