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论文精选 2013-06-15
郭小平
郭小平

主任医师 国医馆

西安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最近几年,几乎每月都要到全国各地去会诊,大多都是病入膏肓之人,看到病人对生命的期盼,家属对医生的希望,心中酸悲悠然而生。大有医圣东汉-张仲景“感往昔之论丧,伤夭横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想药王唐-孙思邈“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看当今之医,孜孜汲汲为名利是图,可叹可悲,叹-当今之中医院校培养全是“下工”之念。悲-一悲病人不知保健,预防欲病之苗;二悲病人家属,有病乱求医,古训要过十二味,大夫没主张,有些中医药未一开,就是几十未。三悲医生,诊病三、二分,处方无出处,完全是见证就加药。我在天津会诊时,看到一中药方中药达三十二味。中医看病要因人、因时、因地全方位辩证,施治要有証有方,处方要有君、臣、佐、使。医生,担负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之重任。古往今来,在社会生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外科鼻祖裘法祖先生曾感叹:“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则是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孙思邈则是为民救世的精诚,李时珍遍尝百草著书济世,而叶天仕却是谦逊好学树医德…一个医生若无精良医术,即使厚德仁心,也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不能救人于疾患危难之中,医德纵然也是一句空话。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人命大于天,分秒中的诊断便决定着一条性命的去留、一个家庭的悲欢,因此作为医生需时刻谨慎,一丝不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热点文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