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误食蝾螈引起皮肤“过敏反应”78例临床报告与分析

吴跃申
吴跃申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上海华东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误食蝾螈引起皮肤“过敏反应”78例临床报告与分析

2吴跃申 1张中丰

蝾螈是山区常见的两栖动物,多生活在深山沟壑中的溪流中,它的外形类似“娃娃鱼”的幼体,常被当做“娃娃鱼”误食。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将蝾螈剪开腹部,除去内脏,再用清水洗净后煮汤食用,食用后常有各种不良反应。我们现将临床见到的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要症状的病例78例作一临床初步报告与分析。

一、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井冈山地区,井冈山人民医院1997年5月至1998年10月的急诊及皮肤科门诊患者。共78例,其中男性66性,女性2例,年龄16至64岁(40±24),平均34.2岁,其中年龄段37.5±7.5岁69例。首次发病者62例,再次发病者16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食用蝾螈病史,且无其它急性感染,食用其它可疑致敏食物与药物史。

二、临床表现

1、发病时间:潜伏期15分钟至13小时,平均2小时21分钟,78例中潜伏期小于1小时者17例(23%),大于6小时者6例。再次过敏潜伏期小于6小时者11例(69%)。

2、皮诊特点:

(1)部位:62例呈全身弥漫性;7例首发于颜面部,然后抑发于全身;7例以躯干特别是腹部开始,2例是不典型散发四肢。

(2)形态:48例麻疹样红斑,皮疹大小不等约1.5—5毫米直径,呈鲜红色斑疹或斑红疹,有互相融合倾向;16例荨麻疹型;12例多形红斑型,皮疹很快发展并融合成手掌大小的斑块。2例猩红热样红斑。

3、伴随症状。54例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并且皮肤划痕试验(+);12例有头错、胸闷、心悸;6例过敏性休克;4例感觉口干,4例出现恶心、呕吐及痉挛性腹痛,2例有腹泻;9例皮肤有灼热感;1例有低热及全身酸痛不适。

三、讨论

我们观察了数条当地常见的被称为“娃娃鱼”的蝾蝗,其体长 100mm左右,背部为灰黑色,体侧到腹部呈桔红色,腹部有零星分散的黑斑或黑纹,呈不规则状,通体无鳞,表面较光滑,有粘液样分泌物,尾较长,指四,趾五,对比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蠓螈标本,初步判断为“东方蝾螈”,查对资料,根据胡淑琴(1977年)对该报道为“皮肤分泌白色浆液,有很浓象硫磺般气味,不能食用”。据G哈尔梅尔报道,蠓螈分泌毒素为萨曼达林蝾螈素、萨曼达立定、环新萨曼二酮。黄红武等将采集到的7条尾斑瘰螈肉切碎,加水,煮沸20分钟,用滤液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以20ml/Kg量灌注昆明种小白鼠10只,观察15天,未见死亡。国内报道食用蝾螈有致死2人。上述78例中未发现有死亡者,且大部分从皮肤表现的“过敏反应”为主,并以潜伏期小于6小时为多数(72例)占90%,首发皮疹以全身为主(52例)80%;伴随中毒样症状,如头痛、头错、腹部胀痛、腹泻等共有38例(49%),可见误食蝾螈可引起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二者并存的现象较多,防治的关键还在于加强科普宣传。

参考文献

黄红武、刘辉,一起食食用蝾螈引起中毒的调查报告。

中华预防医疗杂志,1998.07.28;32(4):250

作者单位: 1 、华东医院皮肤科 2、井冈山人民医院皮肤科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