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相关性分析

王海彬
王海彬

主任医师 骨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目的 :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相关性,进而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合并腰椎骨折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50例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骨折患者50例,记录并观察髋部、腰椎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标志物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1NP )、 I 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 - CTX )、骨钙素 N 端中分子(N - MID )、 25 - 羟基维生素 D [ 25 - ( OH ) VitD ]和血清 Ca2+ 。

结果:P1NP 、β - CTX 和 25 -( OH ) VitD 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血清 P1NP 呈正相关( P <0.05 ), 25 - ( OH ) VitD 呈负相关( P <0.05 ),β - CTX 无相关性(P >0.05 )。结论   骨代谢标志物 P1NP 、 25 - ( OH ) VitD 能够很好地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风险,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具有一定局限性。

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原发性OP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的骨折,是 OP最严重的后果。骨质疏松的诊断以骨密度为基础,因年龄和临床中其他一些影响因素的原因,骨密度预测骨折绝对风险可能有所不同。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如移动状况)后,骨折的优势比不改变,调整骨密度后,骨折优势比稍微降低。优势比并不能很好地运用于临床决策,因为骨折风险随着年龄改变可能降低或保持稳定性。骨代谢生化指标能作为骨形成率或骨吸收率的替代标志物,相对于骨密度和临床骨折风险因素具有额外的价值,其血清浓度反应骨重塑活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作为评估骨折风险的参数具有重要意义。李新萍等研究发现,椎体骨折后 1 周内 P1NP上升与血磷、 25 - ( OH ) VitD 、患者年龄呈直线相关关系。本研究发现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与无骨折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但是腰椎骨密度高于髋部,可能是腰椎退行性病变后骨质增生所致。同时,本研究认为采用骨代谢标志物预测骨折风险的准确性和骨折的时间具有关系,因此研究对象均选择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绝经后 OP是高转换率的骨代谢性疾病,骨密度预测 OP骨折风险具有一定局限性,骨代谢生化指标能较好地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中,对骨代谢生化指标高表达的 OP患者应加强监管,合理宣教,减少骨折的发生。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