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中国肺癌治疗现状

刘雪梅
刘雪梅

主任医师 肿瘤放疗科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晚期肺癌:研究治疗不规范

晚期肺癌治疗领域以内科治疗为主,我国的该领域临床研究还不够规范。例如,很多研究都标榜是“随机对照试验(RCT)”,但却未能阐述如何计算样本量,如何随机化分组,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肺癌的治疗已经成为关注焦点。在我国,我们的医生个体经验可能已经和国际接轨,但作为一个整体,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

可手术肺癌:晚期病例过多

近20年来,我国报告的肺癌外科治疗5年生存率一直没有显著改善,而国际上却在不断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我国肺癌外科治疗中局部晚期的病例仍然偏多,其比例达30%~40%,然而在国际上该比例为20%左右,而且相关指南已明确指出,手术对这样的病例疗效不佳。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重要原因在于对治疗方法的评判标准存在差距。早期肺癌:过度治疗

近年来,随着肿瘤内科的发展,人们对药物治疗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有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偏差。早期肺癌的过度治疗实际上也触及临床中的一个问题:医生是从保护自己出发,还是从患者利益出发。”

局部晚期肺癌:治疗策略混乱

“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目前是最乱、最不规范的,问题也最多。”吴一龙教授用一句话概括了我国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现状,“就是先进的设备和落后的治疗策略之间的矛盾。”局部晚期肺癌一直是各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外科、内科、放疗科都可以进行治疗。早在1995年,学术界就总结认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是最好的。但现实却是并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纽带在各学科间维系协调,造成了目前的混乱局面。

如何分层。另外,我国的临床研究,必须倡导多中心协作,现在国际上顶级的临床研究都是大规模多国多中心研究,而我国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单中心数十例样本水平。 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不规范问题很普遍。很多证据已经明确显示了这一点。又如,新的治疗方法出现后,大家就一拥而上,什么情况都用,比如靶向治疗。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病人都能在靶向治疗中受益。因此,推行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单靠医生的自觉是非常困难的。

基于以上现状,如果个体化治疗这种模式能推广,就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福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