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麻醉疼痛科
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 倪家骧
新年伊始,非常欣喜地获悉卫生部发布了2011年版《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读了以后,感觉这个规范基本上概括了癌症疼痛治疗的各个方面,内容简明扼要,用很少的篇幅介绍了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也介绍了癌痛机制与分类。对于不专门从事疼痛诊疗的各个专业的医生迅速了解癌症的基本情况很有帮助。规范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癌痛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了癌痛评估是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并提出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的原则。这个原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癌痛评估的公认原则。临床医生应该将这个原则应用在癌症疼痛评估中,通过常规评估,可以较早地将患者纳入规范的癌痛诊疗过程,也有利于确定癌痛的病因学诊断和疼痛程度定性,包括及时鉴别爆发性疼痛的病因。
这个规范将数字分级法(NRS)、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及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三种方法列为癌痛量化评估方法,便于从不同的角度来定量和定性诊断癌痛,实现精确评估从而为癌痛治疗提供基础。对于不同的分值或分级的癌痛患者,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和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配伍和增减辅助性治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全面评估和动态间断评估,可以了解治疗的疗效和并请发展情况。规范中提出了评估疼痛及其对患者情绪、睡眠、活动能力、食欲、日常生活、行走能力、与他人交往等生活质量的影响。要求医生重视和鼓励患者描述对止痛治疗的需求及顾虑,并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制定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最优化目标,进行个体化的疼痛治疗。体现了重视改善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倡个体化治疗的通用原则。
规范中将癌痛的治疗分为病因治疗、药物止痛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提倡病因治疗和以药物治疗为基础治疗方法。规范重申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既口服给药、按阶梯用药、按时用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则药物治疗的方法中,要求根据癌症患者疼痛的程度、性质、正在接受的治疗、伴随疾病等情况,合理选择止痛药物和辅助药物,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给药频率,防治不良反应,以期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阿片类镇痛药仍然是这个新的癌痛治疗规范中的推荐的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对于慢性癌痛治疗,推荐选择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长期用药阿片类止痛药时,首选口服给药途径,有明确指征时可选用透皮吸收途径给药,也可临时皮下注射用药,必要时可自控镇痛给药。具体介绍了根据疼痛程度,拟定初始固定剂量阿片类止痛药,当疗效及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时,强调逐渐调整剂量,直至获得最佳用药剂量,即剂量滴定给药法。
规范将应把预防和处理阿片类止痛药不良反应作为止痛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如何预防和控制阿片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与了具体指导。规范还将抗惊厥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皮质激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拮抗剂和局部麻醉药作为辅助镇痛药物列入规范,帮助医生掌握用于辅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骨痛、内脏痛等特殊类型的癌症疼痛。
规范也列举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适当应用这些非药物疗法,可作为药物止痛治疗的有益补充,与止痛药物治疗联用,可增加止痛治疗的效果。
介入治疗是指神经阻滞、神经松解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神经损毁性手术、神经刺激疗法、射频消融术等干预性治疗措施,是对于少数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疑难癌痛患者的一类有效方法,规范对介入治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介入治疗前应当综合评估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及体能状况、是否存在抗肿瘤治疗指征、介入治疗的潜在获益和风险等,硬膜外、椎管内、神经丛阻滞等途径给药,可通过阻滞责任神经而有效控制癌痛,有助于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总之,这个癌痛治疗规范涵盖了癌痛评估和治疗的多个方面,用较少的篇幅对治疗的细节给与了充分介绍,还编入了具体的剂量指导表格和疼痛评估量表,方便了临床使用,相信会帮助医生诊疗癌痛患者,推进我国的癌痛治疗事业。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治疗恶性肿瘤可采用生物免疫治疗吗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有哪些
陀螺刀让你不再惧怕癌症
肾癌的主流治疗方法对比|武汉肿瘤医院
肾透明细胞癌术后是否需要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看病不是商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