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运动APP可以指导锻炼吗

白云波
白云波

主任医师 脊柱关节科

三亚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出发时只要按一下屏幕,到达终点后再按一下,就能得出这次跑步的距离、时间和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在三亚某媒体工作的武先生拿着手机,向记者介绍一款近日非常流行的手机运动APP(应用程序)软件。

武先生告诉记者,在跑步的过程中,这个软件处于持续跟踪的状态,能够记录跑步的时长、路程、消耗的卡路里等简单的数据,对于运动者来说很直观。此外,在软件中输入自己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后,还能生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运动减肥方案。

近期,一大批运动APP软件不断涌现,由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备受年轻人青睐。但医学专业人士指出,此类软件有一定辅助性,但针对性不强,所呈现的数据很难达到医学参考标准。

提高运动乐趣

朋友圈里晒“战果”

施维是三亚某小学的一位教师,一周七天都安排得很满。尽管如此,她还是能保持运动的好习惯,这得益于一款名叫“咕咚运动”的手机跑步APP软件。

“我从一年前开始用APP辅助运动。现在用得挺好,不仅能够监督我,还能够鼓励我。”施维说,这款APP带有GPS定位技术,能比较精确地跟踪个人运动足迹,还能够检测距离、速度等。她一般每天都跑5公里左右,大概用时半小时,均速9公里/小时,这些数据都用APP记录下来了。

施维说,“我常把自己的运动‘战果’晒到朋友圈,很多朋友都点赞。大家一起相互比拼监督,就更有动力了。”

移动医疗设备的数据

只能作参考

“作为智能软件,无论是APP还是智能设备,目前的基本功能都只是基础计步,而这些功能并不是十分准确。”在北京中关村某软件开发公司工作的工程师张磊说,目前国内开发的一系列运动APP,其原理是参考GPS定位功能和移动数据的接收情况反应给接收系统,然后通过电子程序计算转换成数据,最后显示在手机或可穿戴设备上。

张磊表示,这类软件属于移动医疗设备的一种。设备在出厂时是经过校准的,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参考是可以的,但存在一定误差。这些设备测出的数据是通过一定模式估算出来的,并不是标准值。一段时间后,设备会出现误差,因此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张磊称,当下国内移动医疗设备缺的是如何打通数据、技术和服务,真正拓展到后端诊断、个人健康干预上。

不要盲目依赖

APP制定锻炼计划

“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依赖APP制定锻炼计划。”三亚市人民医院脊柱关节科副主任医师白云波认为,目前,很多健康运动类APP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做到针对个体进行差异化运动指导。而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对取得运动成效和避免运动伤害十分关键。

白云波建议,人们在使用APP指导运动时,不要盲目跟随照做,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否则不但达不到运动健康的目的,反而可能会造成运动伤害。

“一些常规性的锻炼可以借助APP,但要进行针对性锻炼,一定要进行专业咨询。”白云波说,尤其是有肝肾疾病的人群,在制定锻炼计划时,一定要事先做一次全面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向医生等专业人士咨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