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微创脊柱外科新篇章--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手术

李志忠
李志忠

主任医师 骨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李志忠教授、林永新副教授为一位58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ZEISS手术显微镜下行微创L5/S1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第2天患者便可下床活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志忠教授从2000年开始在显微镜下行腰椎间盘手术,是华南地区乃至国内较早掌握该技术的学者,是脊柱外科微创领域的先驱者。2005年李志忠教授发表论文《显微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时至今日李志忠教授已在显微镜下为数百名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据李志忠教授介绍,腰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椎间盘突出。向外突出的髓核压迫到椎管内的神经,便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它的典型症状就是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以往以老年患者居多,然而近年来临床发现,青壮年患者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就是腰部缺乏锻炼或用腰姿势不当,如长时间的上网、打麻将、开车,或做一些过度激烈的运动,又或者是长期站立,搬抬重物,频繁弯腰等。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明确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反复发作症状严重;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功能丧失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时,则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治愈。

显微镜下手术让医生看的更清晰、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疗法,是通过腰背心中切口(约6-10cm)切除突出的腰椎间盘,但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并且易导致脊椎不稳等缺陷。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手术是是传统后路椎板开窗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的结合完美结合,手术切口小约1cm,有“匙孔手术”之美誉;创伤小,出血量少一般不多于50ml;手术时间短约30分钟;术后恢复快,第2天便可以下地活动等优点。

李志忠教授介绍:采用手术显微镜行腰椎间盘手术,具有一般的手术不具备的优点,简单的说,就是医生在手术中看得更清晰了,所以手术更为安全。显微手术与常规手术步骤基本相同,而其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医生可以在5-10倍放大显微镜下清晰观察病变情况,利用精巧、先进手术器械,微创、细致、精确、高效地进行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势:显微镜带光源,物镜光源进入手术视野集中,亮度强,且具有放大效果,可获得极佳的直视手术视野,神经根、静脉丛、硬膜囊等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楚显示椎管内的结构关系。操作时避免了椎旁肌的过度切开、剥离与牵拉,组织剥离损伤少;同时可减少非致病结构的切除与损伤,有效减少了医源性的肌肉损伤,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对患者康复及减少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总之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手术与传统后路开窗手术疗效相近,且克服了传统手术存在的缺陷,具有镜下视野清晰,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椎管侵袭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通讯员:周志刚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