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针灸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针灸治疗脏躁
【概述】
妇人敝悲伤欲哭,不能自控,精神恍惚,忧郁不宁,呵欠频作,甚则哭笑无常,称为脏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首先将妇人脏躁的证候特点描述为:"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其后历代医家多沿袭仲景的论述,并以甘麦大枣汤或淡竹茹汤治疗.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以红枣烧存性,米饮调服,治脏躁自悲、自哭、自笑.近代医家陆渊甭《金医要略今释》:"此病有发作性,其证候之复杂变幻,一切病兀与伦比."认识到脏躁属情志异常.
【常见证候】
(l)肝气不舒:精神抑郁,喜悲伤欲哭,不能自制.胸闷不舒,善太息,心烦不宁,两胁胀痛,或有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痰热郁结:喜悲伤欲哭,甚则哭笑无常,胸中窒闷,咯黄痰,心烦口苦,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阴虚阳亢:喜悲伤欲哭,或善惊多疑,心烦失眠,午后面部烘热,头晕目眩,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细而数.
【症状分析与鉴别】
(1)肝气不舒脏躁与痰热郁结脏躁:二者皆属实证,但病因病机有别.前者多由情志抑郁,肝脏疏泄失职,影响神志所致,故喜悲伤欲哭,兼见肝郁气滞之证;后者多由气郁日久,郁而化火,炼津成风,痰热郁结,影响心神所致,故喜悲伤欲哭,常有哭笑无常,兼见痰热郁结之证.前者以肝气不舒为主,后者以痰热郁结为主.两者相较,后者比较重,多有哭笑无常.
(2)阴虚阳亢脏躁:多由素体阴虚,阴不制阳,虚阳上亢,影响心神所致,故喜悲伤欲哭,善惊多疑,兼见头晕目眩,午后面部烘热,心烦失眠,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等阴虚阳亢之征.其与肝气不舒脏躁、痰热郁结脏躁的鉴别在于:阴虚阳亢脏躁属虚证,本于阴虚,阴不敛阳,虚火上炎,影响心神,故其表现为一派本虚标实之象;而肝气不舒脏躁、痰热郁结脏躁则皆为实证.
(3)脏躁一症,当先分别虚实.实证或由肝气不舒,或因痰热郁结.以气郁为主者,精神抑郁,胸闷胁胀;以痰热为主者,胸闷,咳黄痰,心烦口苦.虚证则为阴虚阳亢,必见虚烦潮热,口燥咽于等症.临床从虚实、气郁、痰热人手,自能分辨清楚.
【针灸对症治疗】
主穴:神门、内关、膻中.
配穴:失语加廉泉;四肢颤动加阳陵泉;昏迷加水沟;肝气不舒加太冲;痰热郁结加丰隆;阴虚阳亢加人溪.
操作:根据虚补、实泻原则操作.虚证者亦可采用灸法治疗.
方义:神门为心经原穴,取之清心养血安神;内关、膻中宽胸解郁f阳陵泉为筋会具有疏筋通络之功;水沟属督脉,督脉人脑,针之醒脑开窍;太冲疏肝解郁;丰隆祛痰湿;太溪滋肾阴.
【古代对症治疗文献】
《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洪教授医案】
(1)洪杰针刺治疗脏躁验案
某女,41岁,已婚,于1998年11月12日因"精神失常"来诊.家属代诉,该患者于1年前因情志不遂日久而患此疾,发病时或精神恍惚嗜睡,或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或哭笑无常.呈间歇性发作,发作时往往不自觉行走2小时左右,待神清后却不知此举.曾诊断为"癔病型神经官能症".服用多种调节神经药物, 虽用药期间症状有所改善,但停药后仍复发.近期发作次数频繁.查:患者面色晦黯,舌质略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滑数.诊断:脏躁病.治法:取穴:水沟、少商、隐白、内关.针刺手法:水沟、少商、隐白、内关均运用强刺激手法留针’15分钟后,神智渐清醒,再行针放血,患者身倦思眠.问其月经周期紊乱,现已闭经4个月,故加刺委中穴并放血.次日患者情绪稳定,但精神呆滞,复针】次.半年后随访见其精神正常,自诉平日虽也生气,但此病近4个月未再发.体会:本病发病原因均为情志不遂,精神受到刺激,抑郁恼怒,肝郁化火,火扰神明所致.选用水沟、内关、少商、隐白、委中穴,以求开闭泄热,清神通窍,疏通经脉,解郁顺气,健脾消痰,安神宁志,从而收到满意效果.临床中体会,如在针刺治疗后,坚持服用一定时间的养心安神、化痰解郁之药进行调理,如温胆汤加味,并尽量减免不利因素的刺激,可巩固疗效.
(2)洪杰针刺治疗脏躁验案
王某,女,32岁.精神不振,情绪易于波动,睡眠不安,发作时,呵欠频作,哭笑无常,不能自主,口干,舌质红,苔少,脉细弱略数,诊断为脏躁.选穴漏谷、阴陵泉、少海、神门、督脉、内关,留针50分钟,每日针1次,7次1个疗程.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未复发.
(3)洪杰针刺治疗脏躁验案
李某,女,36岁.1974年6月13日因精神失常来诊.家属代诉,因生气而患此疾已18年,经西医诊断为癔病,曾服清心豁痰、安神补心之类中药和氯丙嗪、地西泮等镇静药,初有一定效果,日久仍无效.发病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二十日,最多间隔不过3个月必发此病.发病前常出气不畅,继而哭笑不止,胡言乱语,丧失理智,二便失调,发作后常呵欠连连,神疲.
询问其发病时的情况,只知胸胁满闷,出气不畅,后则漠然不知.平素纳差,每遇事常忧思不懈,精神不振,有时近乎呆痴.查患者面色黯黑无光,欲观舌苔患者不从,体弱,脉弦数.诊断:脏躁证.治法:针刺取:人中、少商(双)、隐白(双)、内关(双),月经周期紊乱或经期提前或错后或闭经均加委中穴.人中、少商、隐白、内关均运用强刺激手法.留针15分钟后,神智逐渐恢复,再行针后出针放血,患者身倦思眠.问其月经是否正常,答前几年经期常错后,现已断经一年多.
待患者卧床后加刺双委中穴放血,并嘱其家人不要打扰患者,令其自睡自醒,饮食自便.一夜醒后知饥,稍迸饮食,但精神呆滞.复针1次,次日精神恢复正常.
一年后随访见其精神正常.其夫诉平常有时虽也生气,但此病未再复发.自诉近半年来不但能操持家务,还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性格也大有改变,愿与邻里唠嗑说笑,且针治两个多月后月经来潮,经期正常.近又第三次家访,均告17年内未再发此病。
(4)李荷英针刺治疗脏躁验案
某女,58岁.平素比较胆小,自行胆囊切除术后,更是小心翼翼,心巾惕惕,如人将捕之.不敢独自在家,或上街,通宵不眠,也不让家人睡觉,时哭泣,时自语.情绪波动时以上症状加重,全家人不得安宁.中西药治疗显效.望诊:面色不华,双目无神,反应迟钝,身体倦怠.舌淡,脉沉细.辨证:脏躁(心胆虚怯). 治宜疏肝利胆,宁心安神.选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内关、神门、足三里、阳陵泉、丘墟、太冲、公孙.
施术:四肢部穴位以补法为主,左右交叉,轮流取穴.
余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12次为1个疗程.疗效观察:1_个疗程后,患者逐渐安宁,晚上能睡4~5小时,哭、闹、自语渐少.3个疗程后痊愈.
身体素质渐复,自持家务如常.疗效分析:经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本案因胆囊切除后胆气丧失所致.胆汁为肝之余气所化生,胆气丧失影响列肝之谋虑,又因肝为心之母,母病及子,至心气不足而失神明,于是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神症状:心悸、失眠、虚烦、喜哭、自语、恐惧等.治疗当以疏肝利胆,宁心安神为法.阳陵泉、丘墟为胆经的合穴、原穴,太冲为肝经原穴,相互配合以疏肝利胆;内关、神门为心包、心经的络穴、原穴,与冲脉的八脉交会穴公孙配合,平冲缓急,宁心安神;百会、四神聪、神庭等穴位于头部,属近取而收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功.
【按语】
脏躁与患者的体质因素有关,如素多抑郁忧愁思虑,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或劳倦伤脾,心脾受伤,化源不足,精血内亏.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精神有关,除了针刺与药物治疗之外,还可采用心理治疗,使患者思想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愈本病可起到辅助作用.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出现老年期抑郁症与什么有关
是什么原因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抑郁症的治疗原则
患上抑郁症的原因
精神药物所致脱发应该怎么治疗
母亲患有抑郁症会传染给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