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针灸治疗产后发热

洪杰
洪杰

主任医师 针灸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针灸治疗产后发热

【概述】

产后发热指分娩后出现全身发热,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乳子而病热"、"乳子中风热"的记载I《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则有产后发热的证治.产后一二日,由于阴血骤虚而出现的轻微发热,属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西医学产褥感染可参照本症治疗,其重症,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常见证候】

(1)外感风邪: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腰背疫楚,口干不渴,无汗或自汗,舌苔薄白,脉浮.

(2)外感邪毒: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面红,口干、饮水不多,小腹疼痛或拒按,恶露秽臭,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滑数.

(3)气虚:身热不甚,动则热增,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语声低怯,身体倦怠,或自汗出,舌质胖淡,苔薄白,脉浮数无力.

(4)血虚:发热夜甚,两颧时赤,或有盗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纳差,舌质淡苔少,脉细数.

(5)伤食:发热不扬,恶食嗳腐,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异臭,舌苔多厚腻,脉滑.

(6)血瘀:时有低热,恶露较少,色紫黯或夹血块,少腹阵痛拒按,口燥不欲饮,舌略紫,苔薄,脉涩或细弱.

(7)蒸乳:产后二三日内忽然发热,乳房胀满疼痛但不红肿,性急易怒,舌质正常,脉弦滑或弦数.

【症状分析与鉴别】

(1)产后外感风邪发热与产后外感邪毒发热:皆为实证,且起病急而热势甚.但两者起因与证候有别,故治亦不同.外感风邪发热乃围产后感受风邪,营卫失和, 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而外感邪毒发热乃因产后血室正开,邪毒乘虚内侵,或会阴裂伤,感受邪毒化脓而引起.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面红,口干,渴不多饮,小腹疼痛或拒按,恶露气臭,舌红苔黄,脉数.两者相比,前者病邪偏于表,后者邪毒炽于内.

(2)产后气虚发热与产后血虚发热:同属产后虚热,但患者之体质与病因、症状有明显区别.气虚发热见于气虚阳虚之体,复因产后操劳过早,损伤中气,虚阳外浮,故见发热.血虚发热见于血虚阴虚之体,由于产时出血过多,阴不维阳,故见发热.两者的鉴别要点为:气虚发热者热势不甚,烦劳则增,伴有气短,身困,自汗,舌质胖淡等症,血虚发热者入夜热增,伴有颧赤、盗汗、心悸,脉细数等症.

(3)产后血瘀发热与产后蒸乳发热:同属内瘀发热.但前者因恶露不下,瘀衄阻滞,营卫不和所致;后者因阳明气滞,乳脉不通,乳汁停滞引起.所以,虽然两者均见发热,但证型不同.血瘀发热,症见恶露不下,少腹痛而拒按,脉涩,舌紫.蒸乳发热,症见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脉弦滑.

(4)产后伤食发热:乃因产后饮食不节,食停胃脘所致.其特点为:热势不扬,时作时止,伴有嗳腐时呕,脘腹胀满,大便异臭,舌苔厚腻而黄.产后发热证型复杂.临床辨证,要根据产后的生理特点,即虚中夹瘀,瘀中有虚,然后视其邪气之盛衰来确定证候的性质.

【针灸对症治疗】

主穴:中极、次髂、大椎.

配穴:外感者加风池、合谷;血虚阳浮加足三里、三阴交;伤食加脾俞、中脘.

操作:根据虚补、实泻原则操作.

方义:中极、次髂可疏调冲任及胞富气血、祛邪消滞而治疗胞宫病症,对产后病症一般均可取之.大椎为治疗发热之验穴,对外感内伤等各种原因引起之发热均有疗效,疾出针兼有清热解毒功用.风池、合谷疏风解表,清热泻火;足三里、三阴交补益气血调节三焦经气;脾俞、中脘调理脾胃.

【古代对症治疗文献】

《医宗金鉴>:产后发热之故,非止一端,如伤食、外感、瘀血、m虚、劳乏、乳蒸.

【洪教授医案】

洪杰针刺治疗产后发热验案

李某,女.28岁,1996年10月9日初诊.患者于1996年10月4日分娩一男婴健在.于产后次日突然高烧达40℃,化验白细胞 15.2×lOg/L,中性85%,淋巴10%,单核5%.当地医院给予退热、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静点,控制发热及感染.但其高烧不退,至1 996年10月9日要求中医会诊,诊见:病者神志虽清,但高热谵语,失眠,烦躁,多梦,出汗,便溏,六脉洪数,舌苔白而润滑.诊断:产褥热,中医证属产后病温,热人血室.处方:中极、次髂、大椎、合谷、中冲、曲泽.针用泻法,留针30分钟,曲泽点刺出衄.治疗5次后,热退痊愈.

I按语】

针灸对本病疗效较佳.实证所致经5次治疗,虚证所致经20次治疗,即可获愈.治疗时应切记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应时时顾扶正气,时时牢记"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