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
宝鸡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7岁。主因“间断性大便次数增多伴便血6月余”入院,患者于6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平均10~12次/d,质稀,便后带血及黏液样便,伴肛门部下坠感明显,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前往深圳市某区医院就诊,行肠镜检查,提示:直肠肿物性质待定?。为明确病因,前往深圳市某中心医院行肠镜检查,提示:直肠隆起性肿物性质待查(直肠间质瘤?直肠癌?)。患者及家属再次前往深圳市某人民医院就诊,行病理检查,提示:直肠黏膜慢性炎,黏膜内可见少量梭形细胞增生,建议做免疫组化或术中冰冻确诊。诊断为“直肠癌?”,建议行手术治疗。患者因其它原因,未行手术及任何药物治疗。6月来,患者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未给予任何治疗。近日,患者自觉便后带血及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增加,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直肠肿物性质待查,直肠癌?”。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专科检查:(膝胸位)肛周外观无异常,肛门居中无畸形,直肠左侧壁距肛缘2cm可触及一肿物底部,约5.0cm×7.0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距肛缘4cm处可触及肿物成分叶状,质硬,表面成菜花状凹凸不平,肿物上缘未触及,余为触及实质性包块,指套退染鲜红色血迹,肛门收缩力正常。入院后积极行相关检查。我院超声提示:直肠区异常回声,请结合临床,需除外占位性病变。术前肿瘤系列:正常。大便潜血实验(+)。根据患者病情,因肿物位置偏低,告知患者及家属需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患者及家属同意该手术治疗。手术情况:术中探查肝脏未见转移病灶,肠系膜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可触及一巨大肿物位于直肠壁内,质硬,未突破肠腔,切除肿物后行左下腹部造瘘,术后切除直肠肿物送病检。术后病检回报:(1)直肠GIST(中度危险程度);(2)上下切缘均未见肿瘤浸润;(3)肛旁淋巴结共6枚均未见肿瘤转移。
2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但在消化道的原发肿瘤中,GIST是少见的肿瘤,仅占不足1%。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尔为多形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
GIST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估计年发病率为10-20/100万,40岁以下少见,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至20年,男女发病率基本无明显差异。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良性或早期者无症状,一般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腹部不适,腹痛或触及腹块等,消化道出血为常见的症状,包括呕血、便血或大便隐血,其它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进食梗阻,腹部不适,腹痛、腹块、肠梗阻、排便习惯改变等,这些症状均无特征性。部分肿瘤较大的患者可触及腹部活动肿块,其表面光滑、结节或分叶状。
胃肠道间质肿瘤一般呈局限性生长,肿瘤多位于胃肠粘膜下层、浆膜下层和肌壁层,体积大的肿瘤可以伴随囊性变,坏死和局灶性出血,也可以穿透粘膜形成溃疡。向腔内生长者多呈息肉样肿块常伴发溃疡形成,向浆膜外生长形成浆膜下肿块。本病一般较难确诊,常于平滑肌肿瘤、消化道神经鞘瘤、炎性纤维性息肉相鉴别,一旦经确诊,手术是对GIST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该病例,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详细对于患者的病史的问诊,及症状、体征的检查,并辅以必要的检查,可以降低早期的误诊率,加深对疾病的本质认识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肠癌的危害有哪些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直肠癌的病因和症状有哪些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肿瘤效果好吗
熊英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放疗科
肛肠术后尿潴留的认识及处理
张书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中医肛肠科
便秘-癌症的种子(一)
赵继亭山东省中医院医师中医消化科
直肠腺癌中药能治吗?
孙锡高南京航天医院主任医师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