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特发性震颤吃药不管用怎么办——唐都医院特发性震颤病例

王学廉
王学廉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患者情况

患者栾某,男,现年40岁,13岁时无明显诱因的开始出现右手活动欠灵活,不听使唤,右手写字不好,后逐渐发抖,感觉紧张僵硬。数年后17岁时累及左手,出现震颤,无明显僵硬感,饮酒后震颤情况好转。曾在沈阳当地医院诊断不清,后一直未予诊治。2001年在宣武医院就诊,诊断为“特发性震颤”,进行“左侧丘脑毁损术”治疗,效果明显。其后开始间断服用“心得安”2片/次、“阿尔马尔”1片/次,初始有效,但现在效果不明显。目前患者右手无明显震颤,但感觉僵硬与之前相比较严重,左上肢在持物及用力时出现轻度震颤,左手指活动不灵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门诊以“特发性震颤”之诊断收入院。

我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学廉教授在于患者家属深入沟通,以及详细检查患者情况后,决定为其尽快施行立体定向右侧苍白球射频毁损术,帮助患者控制震颤病情。

手术治疗特发性震颤

手术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安放头部定位器,螺旋CT下行头部靶点解剖学定位,颅内结构见内囊等结构清晰,内侧苍白球定位准确。右侧额顶部纵行切开头皮3.5 厘米,颅骨钻孔,骨缘涂布骨蜡,星状切开硬膜,电灼皮层。置入射频电极,于右侧苍白球行预毁损,观察患者副反应阈值满意后,分别在靶点至靶点以上6mm共 7个层面进行毁损,患者左侧肢体震颤改善不明显,无不适感。治疗完成后,取出电极,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凝胶海绵封闭骨孔。分层缝合帽状腱膜、头皮并包扎,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患者出血不多,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安全返回病房。王学廉教授指示: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测,庆大霉素8万单位/次,2次/日预防感染,止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恢复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左上肢在持物及用力时虽仍有震颤但较之前情况明显改善,左手指对指运动稍不灵活。右侧肢体活动尚可,无明显震颤。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示:患者术后病情平稳,体温不高,继续给予预防感染,止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问: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答: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目前认为,年龄是特发性震颤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有文献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问:特发性震颤如何鉴别诊断?

答:特发性震颤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多在老年发病,此时期也是特发性震颤的多发年龄,因此许多特发性震颤被误诊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患者合并PD几率高于普通人群,研究发现,PD患者亲属发生震颤至少是正常对照组2.5倍,PD合并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亲属发生震颤几率高达10倍。说明特发性震颤与PD虽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PD震颤以静止性为主,可合并动作性震颤,常伴动作迟缓、强直、步态异常和表情少等。

2、甲亢和肾上腺功能亢进: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对肢体施加较大惯性负荷时,震颤频率可减少1次/s以上,特发性震颤无此表现,可伴食欲亢进、多汗、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神经兴奋性增高和甲状腺肿大等甲亢表现,伴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和多血质等肾上腺功能亢进表现。

3、直立性震颤:表现站立时躯干和下肢姿势性震颤,可累及上肢,伴体态不稳和小腿痉挛(肌肉高频强直收缩所致),坐下或仰卧后缓解,行走时减轻。家族性姿势性震颤患者合并直立性震颤几率较高,PET检查两者都有双侧小脑、对侧豆状核和丘脑功能异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4、小脑传出通路病变:主要是小脑底核及结合臂病变,表现上肢和下肢意向性震颤,常伴其他小脑体征如共济失调等。

5、中毒或药物引起震颤:通常为姿势性震颤合并运动性震颤,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取决于药物种类和中毒严重程度。多数震颤累及全身,节律不规则,可出现扑翼样震颤,伴肌阵挛。

6、皮质震颤:为不规则高频(>7次/s)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常伴运动性肌阵挛。电生理检查可发现巨大体感诱发电位及体感反射增强。

7、红核及中脑性震颤:是静止性、姿势性及意向性震颤的混合体,震颤频率2~5次/s。通常由红核附近病变(脑卒中或外伤)引起,影响一侧黑质纹状体及结合臂通路,导致对侧肢体震颤,本病常伴脑干和小脑病变其他体征。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