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让孩子接受精神药物治疗是一个痛苦的决定

余金龙
余金龙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案例一

2周前,我参加一个疑难病例讨论会,有一位患抑郁症的孩子,接受治疗前曾看过广州的多位医生,这些医生都认为这个孩子需要服用药物,但孩子的母亲坚决反对,理由是他认为精神药物的副作用严重,结果是孩子的病情拖了2年多才开始服药治疗。

其实,在我们临床上,因类似原因而延误治疗的病例有很多。

注:本文中的“精神药物”是指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情感稳定剂、抗焦虑药物等。

案例二

也是2周前,我给我们省里一位领导的孩子看病,这位领导私下跟我说,他很想放弃他现在的工作,一心陪孩子治病。他也很担心精神药物的副作用,我解释后,他当天就将药拿给孩子吃了。同时,他自己也吃了同样剂量的他孩子的药,他想看看这药到底有什么副作用(注:强烈不建议家长自己这样去试孩子的药,因为这样做是有危险的,余金龙)。事后我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没什么,就是有些眼困。

注:我给这个孩子吃的是一种老的抗精神病药物,一个月的药费还不到10块钱。这也间接提醒那些迷信贵药的家长:不是越新越贵的药就越好,最适合你孩子的药才是最好的药。

决定让孩子吃药还是不吃药,对于孩子父母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决定。每次当我建议孩子服用精神药物治疗时,有的家长同意,有的家长犹豫,个别家长拒绝药物治疗。无论是同意还是拒绝,我都能理解,他们这样做,一定有他们的考虑,一定有他们的理由。

但我也不会轻易放弃我的建议,如果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受精神药物治疗,有的原因较简单,例如家长不了解精神药物,不了解精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过度担心精神药物的副作用等,这些医生耐心解释清楚就行了。不过,如果遇上过度焦虑的家长,医生也头痛。

有的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例如家长有心结,或家长潜意识抗拒治疗等(注:潜意识是你不知道的意识,你想的跟你潜意识所想的有时正好是相反的,但人们的行为常不知不觉中受潜意识影响和控制,余金龙)。这时医生就需要利用一些心理技巧才行,这时医生说药物如何如何有效,通常是不行的,即使买了药,回家后也不给孩子吃。这时如果医生说“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家长的配合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把药物能否起效的控制权交给家长,医生类似这样的话语有时就能骗过家长的潜意识。

所有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重度抑郁症等)都是需要精神药物治疗的,但有的家长拒绝精神药物治疗,却很愿意用中医中药、针灸、各种治疗仪、心理咨询等来治疗,这样搞了几年不但没治好,常常是病情反而加重了,这时也需要考虑是否有家长的潜意识因素在影响家长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章:1、生病的孩子是最忠于家庭的孩子;2、什么是潜意识?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