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功能性胃肠病在治疗的时候会有哪些好方法

郭喜军
郭喜军

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功能性胃肠病案(郭喜军主诊)

患者魏某某,女,78岁,河北省赞皇县人,主胃脘部堵闷伴嗳气3个月,后背部疼痛就诊。胃脘部堵闷,嗳气频多,后背部疼痛,舌质红苔白腻,脉滑。西医诊断: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由于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气滞则血滞,日久导致经络不通,而出现后背部疼痛不适。故借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和解少阳,并配伍通经络养阴之品,而达到治病之根本。

魏某某,女,78岁。

初诊(2009年5月25日)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堵闷,嗳气频多,遇冷食后加重。在当地诊所给予“斯达舒”、“舒肝健胃丸”口服,症状稍缓解。2天前因食用粽子后胃脘部堵闷加重前来就诊。现主症:胃脘部堵闷不适,嗳气频多,精神状态欠佳,偶有恶心干呕及烧心反酸,后背部疼痛明显。纳差,大便干,一到两日一行,量少,夜寐欠安。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此乃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阻滞导致血液运行失常,日久则经络阻滞,初期应先以祛邪为主,通条脏腑,后期随症加减,顾护胃阴,故拟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

处方:

柴胡12g 黄芩9g 石菖蒲12g 郁金12g 苏叶9g 黄连6g 淸夏6g

瓜蒌15g 枳实15g 川 朴15g 广木香6g 青陈皮各15g 千里香12g

八月扎12g 隔山消12g 沙参20g 葛 根15g 荆 芥15g 羌独活各15g

鸡血藤15g 焦三仙30g 大腹皮15g 莱菔子12g 内金9g

给予7剂口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并口服中成药安胃片、枳术宽中胶囊、六味安消散。

二诊(2009年6月1日):患者诉胃脘部堵闷较前减轻,仍有嗳气,精神状态稍好转,恶心干呕消失,自觉后背部疼痛不适,食欲较前稍增加,大便可,日一次,夜寐欠安,舌质红苔薄白稍腻,脉沉滑。此乃气机较前通畅,脾胃运化功能已恢复,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其它随症加减。故于原方加炒枣仁15g,夜交藤15g,合欢花12g,继服7剂。中成药口服同前。

三诊(2009年6月8日):患者诉胃脘部堵闷好转,食欲较前增加,偶嗳气,仍自觉后背部轻微疼痛不适,两天前因与家人生气出现两胁部胀痛,偶反酸,口苦,夜寐欠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此次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由于情志失调所致,出现肝郁气滞,处方中应加用疏肝理气之药物。故于原方去隔山消,加生龙牡各15g,地锦草15g,垂盆草15g,继服7剂。中成药改口服安胃片、舒肝快胃丸、六味安消散。

四诊(2009年6月15日):患者诉仍自觉后背部轻微疼痛不适,胃脘堵闷明显好转,嗳气基本消失,两胁不胀痛,稍口干,纳可,夜寐可,二便调。后期应以健脾益气养胃阴为主,气行则血行,经络通畅,其它随症加减。于上方去生龙牡,地锦草、垂盆草,加炒白术12g,青陈皮改为10g,鸡血藤改为20g,继服7剂。中成药口服同前。

五诊(2009年6月22日):患者诉胃脘部无不适,后背疼痛基本消失,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上方继服7剂。后随访患者告愈。

按:功能性胃肠病在中医学中属痞满。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伤寒论》中云:“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意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气机被阻,而生痞满。本病例中患者因食滞内停,气机不畅,脾胃功能受阻,日久则出现经络受阻。方中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宣通气机、通调脏腑,并随症配伍行气化湿之品,并在此基础上配伍羌独活、鸡血藤等活血通络之品,全方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