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预防脑干出血的十大妙招

张洪钿
张洪钿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秋季来临,气候干燥,寒冷,早晚温差大,这样容易诱发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样的季节更应该注意预防脑干出血的发生.

1、高血压患者,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避免过高或过低,应规律服药.

2、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3、多喝水。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 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4、注意室内外温差,室内以20-25度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易引起皮肤肌肉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5、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可多摄入含钾,蛋白质的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6、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大便干燥时可食香蕉,蜂蜜水润肠,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7、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烟和酒都要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尤应戒烟酒。

8、气温下降时,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注意保暖,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脑干出血的发生, 避免劳累同时适当锻炼。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干出血.

9、温度较低时,室内外如有结冰的地方,应绕过或穿防滑的鞋,减慢行走速度,防止摔倒,如不慎跌倒时可用双手保护头部,及时就医,防止发生急、慢性脑干出血.

10、脑干出血最易发生在血管壁较脆弱的右脑半球,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多用左侧肢体,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锻炼大脑的右半球,加强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可在早晚用左手转动健身球.

另外提醒:脑干出血还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头晕,肢体麻木,乏力,言语不清,一旦发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减少疾病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