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胶质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申杰
申杰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胶质瘤是指由神经外胚叶组织发生的肿瘤。胶质瘤占全部脑肿瘤的33.3%~58.6%。多数胶质瘤发生于额叶、颞叶和顶叶。有些范围广泛,影响几个脑叶甚至双侧大脑半球。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命名标准,将胶质瘤分为星形细胞系肿瘤、少突胶质细咆系肿瘤、室管膜与脉络丛肿瘤、神经元肿瘤,分化差的肿瘤与胚胎肿瘤及大脑胶质瘤病七类。其中,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的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过去称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脑胶质瘤,其发生率在啮胶质瘤中排第二位。病人的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部位多在额叶、顶叶和颞叶。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生长迅速,恶性程度很高,预后极差。其组织学特点为肿瘤内有多种细胞生长。

【病理】 多形性胶质母细咆瘤多位于白质内,瘤体较大,可侵犯及皮质或深部结构。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额叶,其次是颞叶和顶叶,枕叶少见。肿瘤常侵犯多个脑叶。当额叶或颞顶叶的胶母细胞瘤经胼胝体侵及对侧大脑半球时,冠状切面上,肿瘤呈特征性的蝴蝶形分布。肉眼观察肿瘤边界较完整,位置较表浅的肿瘤常侵及皮质并与硬脑膜粘着,位置较深者常可突入到脑室中。肿瘤的切面形态多不规则,瘤体质软,呈灰红色或酱红色,瘤内常有出血区、坏死区和囊性变。肿瘤内血管丰富,瘤体周围有明显的脑水肿。镜下观察可见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肿瘤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界限。肿瘤由多种细咆组成:多角形细胞和多核巨细咆相互混杂,血管周围可见星形母细胞围绕,呈假菊花样,在肿瘤的周边部常见星形细咆,可能是由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中的星形细咆发展而成。肿瘤内血管形态亦呈特征性改变。小血管增多扭曲,肾小球化,血管内膜明显增生,有些增生后闭塞。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多沿白质内的神经束浸润重长,少数呈多中心性生长,个别病例瘤细瞻随脑脊液向远处播散转移。

【临床表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很高,肿瘤发展迅速,病程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多在1年以内。几乎所有病人均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约30%的病人有癫痫发作,有些病人出现精神症状。多数病人存在与病变部位有关的局部症状和体征,且逐渐加重。

【辅助检查】病人的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蛋白量及白细胞增多。特殊染色有时可见瘤细胞。CT检查示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影象,多数为混杂密度,少数为高密度。其周围明显水肿,脑室移位。强化后呈结节状或环状。放射性核素检查示局部浓集。

【诊断】根据病人发病时间短、病情迅速进展,有明显头痛、呕吐症状和局部症状体征,结合脑脊液和CT检查,一般不难确诊。

【治疗】部位表浅的多形性胶母细咆瘤应行手术切除,位于大脑半球深部者可行减压术,以减轻肿瘤的压迫。因肿瘤呈侵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复发较快。但只要病人条件允许,仍应争取早日手术。对于手术后或不能手术的病人,应采用放疗和化疗。放射治疗对胶质瘤有一定疗效,可采用深度x线机、60钴治疗机或直线中速器来照射。化疗药物品种很多,对于恶性脑瘤有使用价值的药物有:双氯乙基亚硝脲(BcNu)、洛莫司汀(CCNU)、甲基苄肼、羟基脲、顺铂、5氟脲嘧啶(5Fu)及氨甲喋呤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