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妊娠期急性肾衰有哪些原因

王小官
王小官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黄冈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妊娠期间可发生急性肾衰竭,以妊娠中期及产后为多。机会多于非妊娠期。妊娠期并发急性肾衰的发生率约为 1/2000~1/6000,妊娠期死亡率高达 10~25%。

【病因与发病机制】

1、严重感染:妊娠期脓毒败血症的原因是败血症性流产,少见的原因有产后败血症、肾盂肾炎等,而败血症性流产主要见于非法堕胎。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单纯妊高征发生急性肾衰 较少见,但妊高征有严重并发症如子痫、胎盘早剥、胎死宫内 等时易有 急性肾衰F。其中先兆子痫和子痫是导致妊娠期急性肾衰 的最常见原因。

3、产科失血性休克:大量失血见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大量失血时(出血量超过500ml),血液可重新分配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特发性产后肾功能衰竭(又称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病因不清。本病特点是妊娠过程顺利,多在产后数周发生肾功能衰竭,微血管溶血性贫血或消耗性凝血病。

7、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妊娠期偶可遇到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妊娠期加重或伴发先兆子痫可导致 急性肾衰。妊娠期本来就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此时肾脏对缺血和凝血很敏感,遇有缺血就容易发生血管内凝血,缺血和凝血互为不良结果。严重感染引起低血压导致肾缺血,造成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另外,妊娠妇女对细菌内毒素敏感,同时细菌可造成肾间质感染,这些均可促进 急性肾衰 发生。妊高症及大量失血时,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可减少 30%~50%,如血压进一步下降到40~60mmHg,肾小球毛细血管水压过低,尿液不能滤过。感染性流产、羊水栓塞、死胎、胎盘早剥等均可引起组织凝血因子大量释放入进入血液循环内促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大量沉积于血管壁,肾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时,因肾组织坏死而发生 急性肾衰。

【临床表现】

1、少尿期: 尿少(<400ml/d)、进行性氮质血症、水过多、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少尿期持续时间不一致,一般 1~2 周。

2、多尿期: 进行性尿量增多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一个标志。此期仍易发生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多尿期持续时间多为 1~3 周或更长。

3、恢复期:尿量逐渐减少,血尿素氮和肌酐接近正常,轻度蛋白尿、肾浓度稀释功能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持续很长时间。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升高,二氧化碳结合率降低,血钾升高,血钠正常或偏低,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2、尿液检查:可见血尿、大量蛋白及管型,尿比重变化。

3、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及血清胆红素增多,肝酶可升高。

4、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凝血酶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妊娠并发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即肾功能的评判标准存在着一些争议。动态监测肾功能改变,BUN每日增高3.57mol/L,Cr每日增高44.2umol/L 伴尿常规异常,或 BUN>46.4mmol/L,Cr>707umol/L,即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对妊娠期妇女并发急性肾衰更应引起警惕,做到早期诊断,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少尿期常需与功能性(肾前性)少尿相鉴别。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