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黄冈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好发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
为 1:9,人群患病率 2.9~400/10 万,SLE 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病人中约 1/4~2/3 有
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称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是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之一。
【病因】
该病病因仍未明确,可能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1.免疫调节方面的遗传缺陷;
2.环境因素(包括食物、药物、紫外光和微生物感染等)的触发。
【发病机制】
由于外来抗原(如病毒)和内源性抗原(如免疫球蛋白)作用于有遗传免疫缺陷的易
感人群,使自身细胞的抗原,特别是内源性 DNA 抗原发生变异,这些变异的自身抗原刺激 B淋巴细胞产生大量自身组织的抗体,主要是抗 DNA 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肾脏病变。
【病理】
(一)光镜:
1.病变表现复杂多样;
2.可见有毛细血管壁的“白金耳”改变、肾小球内“苏木素小体”等特征性改变;
3.常伴坏死性血管炎。
(二)电镜:可见大量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沉积于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血管基底膜,
电子致密物中的指纹状结构、管泡状小体和圆形或卵园形颗粒对确诊有一定价值。
(三)免疫荧光:有弥漫性颗粒状沉积物,呈现“满堂亮”改变。
(四)分型
1.正常或轻微病变型(Ⅰ型)
2.系膜增生型(Ⅱ型)
3.局灶节段型(Ⅲ型)
4.弥漫增生型(Ⅳ型)
5.膜型病变型(Ⅴ型)
6.肾小球硬化型(Ⅵ型)【临床表现】
(一) 肾外表现
1.发热
2.皮肤损害
3.关节炎
4.多浆膜腔积液
5.狼疮性脑病
6.心、肝、肺及消化系统受累
7.血液系统受累
(二) 肾脏受累表现
不同病理类型的狼疮性肾炎肾脏受累表现各有特点:
Ⅰ型:尿检查及肾功能均正常。
Ⅱ型:可出现轻度蛋白尿(多小于 2g/24h),无高血压,肾功能往往正常。
Ⅲ型:临床表现差别较大,轻者可有蛋白尿及镜下血尿严重的可出现肾病综合征(1/3-1/4)、肾功能受损(1/4)和高血压。
Ⅳ型:临床症状较重,大量蛋白尿、显著的镜下血尿或较活动的尿沉渣,半数左右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为常见,增殖严重者或伴大量新月体形成的可发生 ARF。
Ⅴ型:76%为肾病综合征,部分与原发性 MN 表现相似,部分有活动性尿沉渣和肾功能受损。
Ⅵ型:以高血压,GFR下降为明显特征。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管型尿。
3.血清学检查:血清白蛋白降低,α 2 和γ球蛋白增高,血沉增快。
4.免疫学检查:可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其中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抗 Sm 抗体阳性多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多增多;补体 C3、C4 则均可降低,尤其是 C3 下降是判断狼疮活动的一个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诊断】
(一)SLE 诊断标准
1. 颧部红斑
2. 盘状红斑
3. 光过敏
4. 口腔溃疡
5. 关节炎
6. 浆膜炎
7. 肾脏病变
8. 神经病变:
9. 血液学改变
10. 免疫学异常: 阳性狼疮细胞反应或抗 ds-DNA 或抗 Sm 抗体阳性或持续性假阳性梅毒血清试验
11. 抗核抗体阳性
以上 11 条满足 4 条以上者即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若具有肾脏病变即可诊断为狼疮性肾炎。
(二)病理诊断:做肾活检明确病理分型。
(三)判断狼疮是否活动:存在以下 2 项以上者为 SLE 活动:
1. 关节炎
2. 实验室检查异常(白细胞减少、低补体血症、抗 ds-DNA 抗体)
3. 红斑、粘膜溃疡、脱发
4. 浆膜炎,如心包炎
5. 惊厥、精神异常、狼疮性头痛
6. 血管炎,如皮肤或指端溃疡
7. 血尿
(四)功能诊断:狼疮性肾炎的诊断还需明确肾功能情况。
【鉴别诊断】
主要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鉴别, 这类疾病多无狼疮性肾炎的肾外表现, 且免疫学检查
抗 ds-DNA、抗核抗体、抗 Sm 抗体为阴性。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什么是经皮肾穿刺活检术?
狼疮性肾炎患者要懂得如何用食物来调理身体
医学博文39-狼疮肾炎病史对女性患者妊娠及其胎儿结局的影响
狼疮性肾炎—你需要知道什么?
什么是IgA 肾病
专家讲解小儿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