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为何建议先行手术治疗

赵红宇
赵红宇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脊髓空洞是一种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病理特征为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缓慢进行的脊髓病变。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多在20~30岁发病,男约为女的3倍。起病隐潜,病程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临床症状因空洞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异。

脊髓空洞症应该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患者这样的疑问。对于某些疾病(如胃溃疡)主张先行药物治疗,若无效再考虑手术治疗;对另一些疾病(如各种畸形)则主张首先考虑手术治疗,术后再适当用药。脊髓空洞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属于后者。鉴于本病的病理基础(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呈缓慢进展性,而药物治疗是无法矫治畸形的,其疗效也不十分可靠。手术减压矫治畸形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否则神经损害将或慢或快的继续加重。对于暂不需手术、存在手术禁忌证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适当的药物治疗是有益的。

此类疾病虽然进行缓慢,但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当长时间保守治疗无效,不能一拖再拖,否则会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的损伤。需注意,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刻行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者;小脑扁桃体下疝出现明显延髓、脊髓及枕颈部神经根受压症状者;小脑扁桃体下疝出现顽固性疼痛和眩晕者可试行手术减压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尤其空洞不断增大或症状不断发展者;脊髓空洞症合并枕颈部其它畸形需手术解决者;单纯脊髓空洞症脊髓受压明显,空洞进行性增大或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存在导致脊髓空洞症的其它情况需手术解决者,如椎管内肿瘤、脊髓栓系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