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偏瘫外科手术可改善肌张力过高痉挛状态

申杰
申杰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偏瘫是对脑卒中的通俗称呼,由于脑卒中患者多半表现为半侧身体活动不灵活,故常形象地称其为偏瘫,中医称之为中风、半身不遂,西医则称之为脑血管病、脑卒中,由于脑血管的病变,导致脑组织出现病损,表现口眼歪斜、手脚不灵、说话不清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因脑出血、脑梗死导致肢体偏瘫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早,30多岁即发病的患者也不在少数。此外还有不少因交通事故导致脑外伤而发生偏瘫的患者,也以中青年人居多。偏瘫以后,不仅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也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治疗问题也是大家所十分关心的。

“拯救”偏瘫肢体:并非只有“功能锻炼”一条路

在偏瘫早期,患者的肌力、肌张力下降,甚至完全瘫痪;到后期,随着脑功能的恢复,瘫痪肢体的肌张力逐渐升高,甚至过度升高,肌肉持续收缩导致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很多人认为,肢体偏瘫了,只能通过不断的康复训练加以改善,力争恢复部分肢体功能。

但是,临床康复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偏瘫后的痉挛状态通过药物及手法康复并不能良好的解决,且存在单纯康复和药物治疗后的反弹复发的问题。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血管病、脑外伤导致的肢体偏瘫与脑瘫的病理过程高度相似,我们考虑以外科手术开展治疗,解决他们肢体偏瘫痉挛的问题。

偏瘫外科手术:帮助肢体恢复功能

传统手术主要在肌肉、肌腱和软组织层面开展,通过矫正肢体畸形来恢复部分肢体功能,效果有限。近年来,外科治疗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100%的解剖复位,而是以“在保留肢体运动功能的基础上争取解剖复位”为主要目标,在“功能神经层面”展开。

这些外科手术需要在电生理设备的配合下,开展功能层面的神经切除,切多少、切到什么程度,都在设备的监测下进行,可以避免传统手术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肢的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且不容易复发。但由于该技术相当复杂,对医生的专业要求非常高。

针对偏瘫患者,同样可以采用上述“功能神经层面”的手术方法,切除部分支配肌肉的神经,在保留感觉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偏瘫患者过度增高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使发生痉挛的肌肉松弛下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尤其是精细动作的恢复。存在关节畸形的患者,可以通过二次手术,将关节恢复至正常解剖结构,最终得以重新回归社会。

目前认为,偏瘫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为起病后1~2年内。当然,并非所有偏瘫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肌张力3级以上、肌力3级以上、平衡功能良好、全身状况较好的中青年典型的偏瘫患者,手术康复效果较好。

特别提醒:手术不是偏瘫治疗的终结

人类运动功能实现的四个要素包括:肌张力、解剖结构、肌力、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手术可以解决过度增高的肌张力及存在的挛缩畸形的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肌力和运动控制及平衡的能力。因此偏瘫手术后早期针对力量的康复训练显得尤其重要,中后期增加步态训练及平衡训练,以使患者重获运动的功能。

我们现在提倡的偏瘫治疗理念是“手术、康复一体化、个性化”,手术后的患者要在几次评定中不断接受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完整的治疗链才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