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

张连舫
张连舫

主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专家近日接到一位家长反映,家里孩子已经四岁了但是经常尿床,刚开始家长觉得孩子尿床是正常的,但是经过和别的家长交流发现别人家的小孩两岁以后基本就没有尿床的现象了。这时家长才发现自己孩子是不正常的。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张连舫专家表示孩子超过两周岁还尿床的话就是遗尿症的现象,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尿床的行为,不能任其发展,这样会导致孩子病情恶化。

临床上一般小儿在2岁多到3岁的时候控制排尿的中枢神经就发育成熟,能在睡眠中醒来排尿,如果在2岁以上还存在在睡眠中尿床的情况就可初步判定为遗尿症突出临床表现。

据临床表现分析,一般患者都为中、重度,轻度较少。患者3岁,每晚2次,每周尿7天,并且叫不醒,为重度;患者5岁,每天2次,一周3-4天,呼喊摇动均不醒,为重度;10岁以上均为重度。

原发性遗尿:自婴幼儿期遗尿延续而来,且2岁后连续6个月以上遗尿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遗尿儿童的70%-80%。

继发性遗尿:2岁以上儿童有连续6个月以上不遗尿史,而后又出现遗尿现象者称为继发性遗尿。约占遗尿儿童的20/0-30%。

遗尿症的病因

(一)由于大脑、脑干的功能发育延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经传导通路障碍,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调而遗尿。

(二)膀胱功能发育延迟、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觉醒功能障碍),因对膀胱充盈及收缩的感知功能不全或过度疲劳使睡眠过深而引起,也可因排尿功能不全或发育迟缓而引起。

(三)膀胱自身发育不完善,膀胱括约肌、逼尿肌不能完全行使控制能力

l、小膀胱,正常12岁以下儿童尿量计算(ml)公式:(年龄 2)*30,小膀肮的患者其贮尿量就运不到正常人该有的尿量而出现尿的次数比较多;

2、膀肮括约肌、逼尿肌功能下降时,膀胱压力感受器就不会产生完整的刺激面出现遗尿、憋不住尿等情况。

(四)神经传导过程中出现障碍

主要指大脑皮层、脑干、脊髓中枢及其附属支配神经对膀胱及尿道的指挥、调控功能。

以上就是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专家解答的孩子四岁经常尿床的原因,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异常现象,不要用自己的思想随意断定孩子是否健康。发现孩子有遗尿症的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不要耽误孩子病情。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