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脑瘫认识误区

张涛
张涛

主治医师 儿科

南阳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走出脑瘫认识误区

南阳市中医院儿童康复科 张涛

1.脑瘫不是缺钙。脑瘫儿有软、瘫、抽的特征,脑瘫运动障碍的早期表现为抬头、翻身、握物、坐、立等发育落后,称之为“软”。很多人认为,缺钙的孩子才“软”, 盲目补钙,钙补了不少,到该坐、站、走仍然不会,错过早期诊断治疗的机会。其实,小儿缺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与脑瘫有本质的不同。

2.脑瘫不是“呆傻”。很多人把脑瘫与“呆”、“ 傻”联系到一起,认为即使治到最后仍是“傻子”。脑瘫仅是指患儿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部分患儿可合并有智力、听力、语言及视力障碍等。只是一部分并发智力障碍,不是每个孩子都合并有智力障碍,都“傻”,有部分患儿特别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智力完全正常。

3.脑瘫不是不治之症。许多人认为脑瘫治不好,花再多精力,最后还是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脑组织在婴儿早期(0~6个月),尚未发育成熟,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如果早期治疗,可以治愈或正常化。如错过早期治疗,异常姿势可固定化,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对极严重者正规康复治疗也可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能力,尽量减轻残疾程度。

4.脑瘫治疗不光是医生的事。多数家长认为脑瘫治疗是医生的事,把患儿完全交给医生。这是一个误区,脑瘫需要长期的、不间断的治疗。医生给患儿治疗的时间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治疗需要,要想恢复快,需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积极主动配合,把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去,才能保证治疗的连续性,缩短康复的疗程。

5.单靠药物治不好脑瘫。一旦被诊断为脑瘫,很多家长把希望寄托于药物上,企图通过药物一下子治好。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脑瘫的治疗模式与其他疾病不同,主要靠物理康复技术,而不是药物治疗。另外,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药物也只是对早期,特别是6个月以内患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康复治疗创造条件和提高疗效。只有将现代康复技术如Vojta、Bobath法等与中医按摩、针灸相结合,配合理疗,才是最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6.脑CT不代表脑瘫轻重。有人认为脑CT正常便不会是脑瘫,脑CT越重脑瘫便越重。这里需要指出,作为脑瘫的常规检查,脑CT对明确脑损伤的部位、范围,为治疗选择和预后可提供依据。但脑CT是否正常与脑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痉挛型脑瘫脑CT多不正常,而单纯的不随意运动型患儿脑CT则正常。并且随年龄增长,脑瘫CT异常率也逐渐降低。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