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并发症处理

张强
张强

主任医师 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什么样的颈椎病需要手术治疗?

1. 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保守治疗3个月至半年以上,且有明确的神经损伤表现,以及疼痛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患者有强烈手术需求和愿望者。

2. 脊髓型颈椎病,一旦明确诊断,宜尽早手术。

也就是说,所有的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手术的前提是,必须有神经损害(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生理反射及病理反射的改变,植物神经功能的改变)的表现,且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才考虑手术治疗。

3. 所谓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现在在脊柱外科医生中,这两种颈椎病在临床实践中很难进行明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难有明确有效的手术方法,因此这两种疾病,不考虑手术治疗。

☆ 骨质增生在手术范围内吗?

骨质增生是人体正常衰老的表现,骨质退变,则发生增生,手术不是去切除骨质增生的,骨质增生,也是不可能逆转的,否则世间就真有唐僧肉可吃,也真能长生不老了。手术只是解除神经压迫,如果有增生的骨赘导致神经压迫,则切除之,

☆ 若被诊断要手术,还可以采用按摩、热敷、拔罐等方法吗?

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进行牵引、按摩、热敷理疗以及药物解痉止痛、减轻神经根水肿,但脊髓型颈椎病禁忌牵引、按摩及推拿。

热敷、拔罐只是局部软组织的处理方法,只要颈椎没有剧烈的被动活动,则影响不大,但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

☆ 该手术却不手术,会有哪些危害?

不手术,危害就在于不能尽早的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受损伤的神经功能不能尽早的恢复。 很多时候,病人会担心,如果不手术,会马上面临瘫痪的可能,这种顾虑和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颈椎病的发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发展得很慢,所以,即使诊断为颈椎病,除非病情已很严重,或者跌倒,或者得到了不正确的治疗,否则不会马上发生瘫痪的,有时候,病变好几年也不会有啥变化(如进一步加重)的,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考虑是否需要手术。

☆ 是否手术越早,效果越好?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越早越好,神经根型颈椎病,不是越早越好。手术时机取决于病情的需要,患者的思想准备,以及找到合适的相信的医生,这最重要。

☆ 颈椎手术是否有年龄限制?

没有年龄限制,只要病情需要,患者全身情况能接受手术。

☆ 哪些情况是手术禁忌症?

1. 患者的病情不需要手术,2. 患者身体状况不能接受手术, 3. 患者的颈部有感染,软组织条件不好,4. 医生不会做这个手术, 5. 患者所在的医院没有紧急抢救的设备和条件。

☆ 颈椎手术有哪些术式?适合什么样的情况?

1. 前路手术:适合于经前方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切除椎间盘、椎体后方骨赘及钩椎关节骨赘,解除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压迫, 椎体间植骨融合稳定脊柱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方法包括: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切除 植骨融合

椎间盘切除 植骨融合 Hallo-vest外固定

椎间盘切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椎间盘切除 Cage 植骨融合 内固定

次全椎体切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次全椎体切除 肽网 植骨融合 内固定

椎间盘切除 人工椎间盘置换

Smith-Robinson方法 (1958)

Cloward 环钻法 (1958)(临床已基本不用)

Simmons and Bhalla 方法 (1969)

Cervical Corpectomies 方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2. 后路手术:适合于经后方解除脊髓后方的压迫,或者经前路难以解除脊髓前方压迫者。必要时辅以后方脊柱融合术。手术方式为:

椎板切除术

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术

双开门式椎管扩大术

☆ 手术入路怎么选?什么情况下要前后路联合?

颈椎病手术方法的选择

1. 颈椎间盘突出

a.单间隙: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

b.两间隙: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 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

c.三间隙: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 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 或因前路手术范围大,植骨并发症多及术后定时间长,主张后路椎管成形术.两者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别,后者手术时间短,方法简单,出血少

d.四间隙:椎管成形术

e.椎间盘突出合并追管狭窄:椎管成形术

2. 退变性及发育性椎管狭窄: 椎管成形术

3. OPLL(后纵韧带骨化症):

a.两个间隙孤立型:前路次全椎体切除(无椎管狭窄)

b.多间隙:椎管成形术

我个人,从来不做前后路联合手术来治疗颈椎病,要么前路,要么后路,如果病情需要,只能做后路的话,前路手术就不再有必要。

☆ 颈椎前路手术存在的问题、内固定的目的及并发症?

颈椎前路手术存在的问题:

前路手术植骨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前路手术的危险性(喉头水肿,窒息,血肿压迫,死亡)

前路手术有可能损伤颈部大血管、气管及食管等。

椎管狭窄难以解决

前路手术临近间隙的改变

颈椎前路内固定的目的:

提供立即的重建区域的稳定

提高融合率

避免移植骨脱位

快速的康复

避免使用外固定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

硬脊膜撕裂脑脊液瘘

相邻椎体退变加速

喉返神经损伤

感染

椎体动脉损伤

脊髓及神经根损伤

生物力学稳定性降低

食道穿孔

钢板螺钉松动脱落断裂

植骨块塌陷、骨不连、脱出

供骨区并发症(血肿、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

吞咽困难(原因:声带麻痹,内固定松动脱落,血肿,粘连,咽喉部失神经支配等)

☆ 颈椎后路手术存在的问题、适应症、并发症及的优缺点是什么?

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存在问题:

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疤痕压迫

鹅颈畸形

颈椎管成形术的适应症:

1.多节段椎管狭窄(椎管前后径小于13mm)

2.颈椎後纵韧带骨化症(OPLL)

3.双间隙以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或不合并椎管狭窄

4.脊髓肿瘤切除术

5.风湿病等引起颈椎不稳定,行颈椎管成型术时行植骨融合

颈椎管成形术的优缺点:

优点:

1.扩大椎管,保存自然结构.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2.解除脊髓压迫而不用去除退变组织

3.减少对椎管内的骚扰,避免神经损伤和出血.

4.可同时进行神经根管的减压,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5.可同时进行脊柱融合

缺点:

1.颈椎活动度的减少

2.颈部疼痛

颈椎后路椎管成型术及内固定术并发症:

脊髓扩大致髓内损伤

上肢运动神经瘫(C5,C6)

感染

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短节段椎管成型术后)

硬脊膜撕裂脑脊液瘘

脊髓损伤

成型椎板塌陷、骨折

钢板螺丝钉松动脱落断裂(后路内固定)

影响颈椎活动度包括有下列因素:

椎管成形术的方法

术中显露的范围

椎板切开的位置

植骨及内固定的应用

颈部固定的时间

术后的理疗

☆ 植骨材料怎么选?

目前可使用的植骨材料有:自体髂骨、异体骨、人工合成材料,融合器加局部减压所获自体骨。具体采用何种植骨材料,如果你不是脊柱外科医生的话,那就还是采纳你的经治医生的意见,手术医生习惯使用什么样的植骨材料以及所在医院所能提供什么样的植骨材料决定了给你使用什么样的植骨材料。

☆ 什么情况下做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适应症(可以做):

1、因单间隙或双间隙单纯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以软性压迫为主的;

2、颈椎间盘突出者需行前路减压手术者;

3、不存在明显椎间隙狭窄及颈椎节段性不稳者;

4、年龄小于55岁以下,且后方小关节无明显退变且活动良好者。

5.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适用于颈3-4、颈4-5、颈5-6、颈6-7.

6.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以单间隙置换或者双间隙置换为宜,不建议3个以上的间隙做人工椎间盘置换。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禁忌症(不可以做):

1、严重骨质疏松者;

2、严重颈椎不稳定者;

3、创伤、感染、肿瘤患者;

4、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者;

5、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者;

6. 对人工椎间盘材料过敏者

☆ 什么样的颈椎手术适合做微创?什么情况下不适合?

目前流行的”微创技术“列举如下:

小针刀

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技术

椎间盘镜、椎间孔镜、介入技术, 显微镜使用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复合胶原酶介入治疗

CT引导下以臭氧髓核消融术

经皮颈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1)颈椎微创介入消融技术;(2)椎间孔镜技术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3)椎间盘镜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4)显微外科技术在颈椎及上颈椎外科中的应用;(5)其他颈椎微创相关技术

微创技术

1 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内镜下手术具有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操作精细、手术出血少等优点。但也存在操作空间有限、工作通道易移动、内固定困难等不足,因此内镜下手术适用于病变局限的颈椎病,对于多节段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并颈椎管狭窄患者尚不适宜开展。Yao等报道了行内镜下ACDF治疗67例单节段颈椎病,优良率为86.6% ,植骨融合率为100% ,经5年随访,椎间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18.7% ,颈椎曲度更符合生理,认为内镜下ACDF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操作空间有限、术中出血难以控制、缺乏撑开设备等不足。

2 经皮椎间盘减压技术: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椎问盘减压技术有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经皮髓核成形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等,具有微创、见效快、并发症少、不影响颈椎稳定性等优点,可作为经保守治疗无效、不愿行颈椎手术患者的替代治疗,但也存在损伤血管神经、椎间盘炎等风险。

从远期疗效来看,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疗效并无明显差别。但不能盲目的追求微创,现在微创已被过渡宣传和使用,不一定是好事情。

☆ 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和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手术的适应证,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法较多,但激光、射频、等离子等由于受自身原理及安全性限制,大多只能作用于椎间盘内减压,间接作用于突出物,因此对较大突出、脱垂,外侧型突出效果较差,适应症较局限,对于因颈锥管狭窄导致的脊髓损伤,没有作用。

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手术适应症,适合于任一需要手术的颈椎病,前后路均可。国外医生颈椎病手术都是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国内无此传统,所以,绝大部分医院,并无脊柱外科手术显微镜的支持。但已有部分医院开始使用显微镜辅助脊柱外科手术。显微镜只是辅助手段,手术效果好不好,与是否使用显微镜关系不大,而跟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密切相关。

☆ 颈椎手术后颈肩痛综合症

肩膀痛实际上是颈椎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叫颈肩痛综合症。米延策雄等: 颈肩痛(axial symptoms)发生率后路颈椎管成型术远远大于颈椎前路融合术(60% vs 20%), 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颈肩痛综合症的发生率甚至高达80%。严重的颈肩痛明显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椎管扩张有哪些并发症?能否预防?

见上:颈椎后路椎管成型术及内固定术并发症

☆ 融骨和内固定有哪些并发症?能否预防?

见上,综合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及颈椎后路并发症。

☆ 内置物松动、断裂,怎么办?

内置物松动,断裂,如果没有影响到颈椎的稳定性以及颈椎周围相邻的组织结构及器官,血管及神经,可继续密切观察,如有损伤周围相邻组织结构及器官,血管及神经,则尽快将断裂松动的内固定及植骨材料取出并进行翻修手术。

☆ 颈椎前路手术后,左腿脚发麻、疼痛,怎么办(术前无症状)?

详细汇报给你的手术医生, 让他来查查有无其他问题。

☆ 术后出现哪些症状,要尽快复查、就医?

术前症状复现,且有加重之可能,比如,手麻,行走不稳,呼吸困难,颈部痛,上下肢活动变差等等,必须及时复查就医。

☆ 为什么术后还会出现头晕、手麻等颈椎病症状?

我个人从不会因为患者头晕而去给患者进行手术,手术难以解决患者的头晕等症,引起头晕的原因太多太多,可能是神经内科的问题, 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问题,也可以是耳鼻喉科疾病,眼科疾病的问题,甚至有很多中年妇女患者的这种症状,大多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手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对于因为头晕而来就诊的患者,决定手术方案,一定要非常慎重。如果你是头晕为主的话,那么接受颈椎手术,也要非常慎重。手术不一定能解决你的头晕问题。

☆ 术后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是颈椎病复发吗?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

颈椎椎间盘突出手术,现在基本上都进行融合手术,因此不存在复发的问题,有时候,有这种情况,是放射科报告阅片的时候,放射科的描述,是否有复发,一定要去找自己的手术经治医生,而不应该到处去打听别的无关的医生。因为只有你的手术医生,对你的病情最了解。

☆ 什么情况下患者需要二期手术?

二期手术取决于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所做出的阶段性治疗方案,取决于手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病情的难易程度,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划定死定的时间。

☆ 颈椎前路手术植入的内置物,需要取出吗?哪些可以取,多久可以?

颈椎前路手术植入的内置物,是终生放置的,无需取出,除非内置物及固定的钢板出现松动,断裂,移位,有损伤颈椎周围相邻组织结构及器官,血管及神经等的可能,才有可能需要翻修取出,并进行翻修手术。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