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老年人脑出血与气候的关系

张世荣
张世荣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西安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气候的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机能每时每刻为了适应而进行着不自觉地调节。如果调节的节奏跟不上气候变化的进展,就容易引起各种对天气气候敏感的疾病。例如,气管炎、风湿病、感冒、心脏病等等。

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张世荣主任解析:自发性脑出血多发病于寒冷的冬季,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天气下,血管收缩,血压易升高和波动,容易使血管破裂出血。

一、脑出血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当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老年人脑出血发病率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天气变化剧烈能使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改变血管的正常运行,从而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寒冷的气候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出门应戴保暖的帽子,这可保持头部正常的血液循环。

2、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当预报有寒潮或预报冷空气过境时,要提前添衣,待回暖后再减衣,如果感到冷时再添衣为时已晚。

3、在寒冷天气期间,除了注意防寒保暖外,还应注意休息和避免精神刺激,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过度悲伤等。有不适反应时,还要及时服药。

4、在天气转暖时,要适当在室外活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御寒能力。同时,多与外界交往,保持愉悦的心情。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