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激光治疗

冯学艺
冯学艺

普外科

六安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的迂曲扩张,早期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呈蚯蚓状淤曲扩张,站立时酸张不适和疼痛,行走或平卧位时消失。病程进展到后期,下肢皮肤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发生营养障碍,出现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尤其是足背、踝部、小腿下段,严重时或外伤后皮肤溃烂,经久不愈,俗称“老烂腿”。

引起大隐静脉曲张的原因较多,可分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及后天因素。其中后天因素包括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无论何种原因,均会导致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引起下肢血液回流障,静脉血液倒流后大隐静脉瘀血,从而使静脉迂曲、扩张。

大隐静脉曲张处理原则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只能改善早期症状,方法包括:抬高肢体,弹力绷带包扎,穿弹力袜等,适用于病变局限症状较轻者、妊娠期间发病和症状虽然明显但不能耐受手术者。而手术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方法,适用于深静脉通常、无手术禁忌的患者。

曲张静脉内瓣膜已经破坏,血液倒流,不仅起不到正常回流血液的作用,反而使血液倒流或在局部形成死循环,因此静脉曲张手术的基本原理是去除或者闭合这些病变的静脉。手术治疗包括经典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抽剥+曲张分支静脉剥脱及激光、射频、微波和硬化闭合等。

经典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抽剥+曲张分支静脉剥脱因对病人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尤其切口较大时,常可造成切口延期愈合或感染等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逐渐被新方法替代。硬化剂治疗即局部硬化剂注射、封闭血管,由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目前国内正规大医院已不再采用。血管外雷射或脉冲光虽然具有局部麻醉,治疗时间短,疼痛低,伤口相当小,不会留下难看疤痕,可立刻行走的优点,但只能针对微细的蜘蛛状静脉曲张,且费用高及需数次疗程才有效,一般病人无法支付。大隐静脉激光治疗方法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了大隐静脉手术效果的微创甚至是无创的可能性,尤其解决了年轻女性怕留下手术切口瘢痕而不敢就医的问题,而且费用较低。

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即将光导纤维穿刺插入病人病变的静脉血管内,通过激光脉冲效应,使血管内壁凝固、收缩,达到固化、纤维化和闭锁静脉的效果。该手术具有安全、微创、痛苦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此手术近年来被患者广泛接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防止激光光纤误入股静脉,我科自2012年开始开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数百例患者得以解决痛苦。

对于轻、中度大隐静脉曲张基本不需要开刀,于卵圆窝处小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后在足踝旁大隐静脉处置一根套管针,将一根极细的光导纤维经套管针送入腹股沟韧带下方大腿根部大隐静脉起始部,然后边退出光纤边发射激光,通过激光热能精确毁损血管壁,使病变血管闭合和纤维化,对小腿部的多个曲张血管团,仅需经穿刺针插入光纤逐一烧灼使之毁损即可。但对于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尤其是曲张静脉迂曲成团的,必要采用激光治疗联合小切口点状抽剥。这种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切口和出血,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创伤小,且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患肢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同时需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cm,多活动踝关节,行足背伸屈运动,促使静脉血液回流。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术后不需长期卧床,第二天或三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疼痛轻,恢复快。

下肢静脉曲张这种疾病一定要重视,且治疗要及时。临床上有些病人,有一种错误的想法,感到在静脉曲张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不痛、不痒就不想到医院治疗,等到出现并发症感觉痛苦时才去求医,增加了治疗难度,恢复缓慢,费用也相应增加。因此在此呼吁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