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中医角度谈冠心病的病因

陈一江
陈一江

主任医师 心血管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中医认为阴阳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冠心病心动过缓的根本病机也不外乎阴阳失调。阴阳的特点,一般说来阴主静而阳主动,冠心病心动过缓属于心脏活动过少,所以其总病机只能是:阴盛阳衰。这个总病机也合乎心在五行属火,心脏的搏动必须有阳气的推动的功能特点。

考冠心病心动过缓的具体病因:多由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先天不足、脏器缺损,或年高脏气衰弱等原因导致。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或由其他脏腑病证波及心阳而成。心阳虚衰则推运无力,阳失温煦则虚寒内生。可归纳为: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鼓动无力。急性发作或突然加重,往往由于寒邪外袭郁遏阳气,或寒邪引发痰饮,阻痹心脉而致。

再考冠心病心动过缓的典型临床表现以推究其症状机理: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遇寒加剧,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清,脉迟。其各个症状的病机为:心阳虚衰,鼓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故轻则见心悸,重则为怔忡;心阳虚弱,宗气衰少,胸阳不展,故心胸憋闷,气短;温运血行无力,心脉痹阻不通,则见心胸疼痛;阳虚而阴寒内生,温煦失职,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卫外不固,则可见自汗;温运乏力,血脉失充,寒凝而血行不畅,故见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迟;遇寒更加损伤阳气,故而诸症加剧;舌质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寒盛,水湿不化之象。

最后探讨一下冠心病心动过缓的脉象以作佐证。冠心病心动过缓的脉象是迟脉。按中医脉学理论,迟脉主寒证、阳虚证。造成迟脉的病机总离不了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

五脏病变皆能影响心脏造成心动过缓。肺主气,气为血之帅,肺气亏虚,运血无力,血不养心,而使得心动过缓。此病机发展过程解释了肺源性心脏病到了一定阶段可能会出现心率过慢的机理;肝阳上亢,阳盛阴虚,心阴受损,心络受伤,心神失养,心律不整,心动过缓。此病机发展过程解释了部分阳亢型高血压到了一定阶段可能会出现心率过慢的机理;痰饮内阻,气血不畅,痰瘀互结,心脉痹阻,心神失舍。此病机发展过程解释了高血脂症到了一定阶段可能会出现心率过慢的机理;肾阴不足,连累心阴受损,久而久之,阴损及阳,心阳亏虚,鼓动乏力。此病机发展过程解释了部分糖尿病到了一定阶段可能会并发心率过慢的机理。

综合以上的分析,冠心病心动过缓的病因病机的关键是阴多阳少,针对此病理,治疗的原则应该是:益火,温里,通阳,祛寒。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