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康复医学科
泰安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以血糖浓度低于2.8mmo1/L为诊断标准。低血糖症属中医“晕厥”、“虚风”等范畴。
辨证分型
心脾两虚:起病多缓,头晕,汗出,面色苍白,心慌心悸,恐惧健忘,甚则精神异常。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方药]补益心脾。 归脾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肝虚风动:头晕、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或震颤,甚则晕厥,或抽搐、两目上翻、口吐白沫。舌淡红,苔薄,脉细弦。 [治法方药]养肝息风。补肝散加减。
痰热闭窍:酒癖暴饮后,多汗,嗜睡,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补肝散加减。 清热化痰,开窍醒神。 菖蒲郁金汤合玉枢丹加减。
气虚阳脱:心慌有饥饿感、精神恍惚,面色苍白,冷汗频出,甚则神昏晕厥。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数或微弱。 [治法方药] 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1)气虚阳脱型可取人中、百会、足三里、内关等穴,针灸并用,针用补法,灸至病情缓解为止。(2)针刺十二井穴、百会、水沟、涌泉、承浆、四神聪等穴,有开窍止痉的作用,适用于低血糖昏迷。留针15分钟。(3)针刺水沟、素髎、神阙、关元、涌泉、足三里,有回阳固脱、调节阴阳的作用,适用于低血糖之脱症,留针20分钟。若亡阴者,可加太溪穴;若亡阳者,可加气海穴;心阳不振者,尚可加内关穴。(4)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益气、补益血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之低血糖症。(5)针刺心、神门、脑、下脚端,留针20分钟,适用于心阳不振者。
2.耳针疗法针刺下屏尖、脑、枕、心,轻刺激,间歇运针,留针1~2小时。适用阴阳虚脱者。
3.灸法 (1)灸百会、神门、中脘、关元、涌关、神阙,用药卷悬灸10~20分钟,适用于肾阳虚衰之低血糖昏迷。 (2)灸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用艾条灸20分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适用于脾阳虚之低血糖症。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
脑血管病血糖变化
低血糖症状与治疗
血糖的 调控
特发性餐后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