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高度近视眼的并发症及治疗

易全勇
易全勇

副主任医师 眼底病外科

宁波市眼科医院

三级
极速问诊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主要有:

1、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这是由于玻璃体网状结构的牵引,或者液化后的玻璃体渗入视网膜下而引起的。在 视网膜脱离之前常有闪光感觉,这是由于牵拉视网膜引起的刺激症状。

2、黄斑原变性:起初表现为视力减弱和视物变形,最终可导致中央视力完全丧失。

3、青光眼:由于高度近视眼巩膜薄,用一般眼压计测量不易发现,故长被忽略。有人用修氏眼压计测量眼压证明,高度近视眼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6—8倍。故在检查高度近视时,不可把病理性青光眼乳头缺陷误认为近视眼的乳头缺陷,因而贻误治疗。

4、并发性白内障:高度近视眼并发晶体后极部皮质混浊者多见。这是由于近视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后必然影响视细胞光化学变化反应过程所致。

高度近视眼的治疗:

1、镜片矫正:至今仍认为镜片矫正是治疗近视的最好方法。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在配镜之前一定要散瞳验光,以便获得正确的近视度数。然后配戴适度的凹透镜,视力就会矫正。

2、角膜接触镜:高度近视或两眼屈光度相差较大者,可配戴接触眼镜。这样可以扩大视野,避免破相,缩小像差,维持双眼视功能。青少年近视不但可提高视力,还可以压迫角膜防止近视发展。

3、准分子激光治疗:这种激光是由氟化氢所产生的,其波长为193nm的紫外线。它可打破组织分子内和分子间链使组织脱落,因无热效应故对存留组织无损害。适用于18岁以上的近视眼,其矫正效果与戴镜相同。

4、晶状体摘除术:高度单侧性近视眼,摘除晶状体后,有的可以成为正视眼。不用任何镜片矫正,即可获得较好的视力。但这种手术术前应预先估计术后的屈光情况,其计算方法为:正视眼摘除晶状体后失去10.0D的屈光力。近视眼摘除晶状体后的屈光度,为在10.0D的基础上加上近视眼一般的屈光度(即10+M/Z)。

5、此高度近视眼还可以作透明晶体前房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